寶雞市麟游縣在推進“345”工作機制中,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調解機制,構建了大調解工作格局。
建立“三級聯動”機制。堅持“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原則,優化縣鎮村三級調解組織網絡,配齊配強了人民調解員。按照“五有六統一”的標準,指導各鎮積極創建市級規范化調委會,加強個人調解工作室建設,探索訴調、訪調對接等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銜接機制,夯實人民調解工作基礎,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難事不出縣。健全縣級人民調解組織。成立組建麟游縣矛盾糾紛調解指揮中心,聘請人民調解員20名,實行“坐診式”矛盾化解;在縣司法局成立組建麟游縣人民調解委員會,聘請3名離退休法官和司法行政人員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在縣級部門和單位建立有行業主管部門牽頭的行業性調解組織32個,多元化解矛盾糾紛,在法院、公安、信訪等部門設立派駐人民調解組織,配齊配強人民調解員435名,實現了調解組織全覆蓋,確保難事不出縣。健全鎮級調解網絡。在全縣7個鎮,依托鎮司法所,建立鎮級矛盾糾紛調解委員會,聯合轄區派出所,司法所、社保所、財政所等基層單位,對矛盾糾紛實行分類化解,確保了大事不出鎮。完善村級調解機構。在全縣66個行政村和4個社區成立組建村級人民調解委員會,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調委會主任,駐村干部、第一書記,德高望重的人員為成員,對苗頭性和一般性矛盾糾紛進行就地化解,發揮一線“四員”作用,確保了小事不出村。
開展“法律六進”活動。以“七五”普法為平臺,充分利用“國家安全宣傳日”“科技之春宣傳月”和第26個法制宣傳月啟動儀式等宣傳活動,在縣城文化中心廣場和鎮村人口聚集地開展掃黑除惡政策集中宣傳活動38場次。編印《憲法》《社區矯正法》《禁毒知識宣傳手冊》《掃黑除惡宣傳手冊》5萬冊向群眾發放;在全縣7個鎮66個村4個社區組織宣講《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掃黑除惡、脫貧攻堅政策28場次,受教育群眾20000余人次,在全縣營造了濃厚的法治氛圍。
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化解矛盾糾紛。縣委政法委強化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信息系統運行管理,開通網上賬號93個,指導錄入信息106條,做到錄入及時、調解及時、辦結及時。組織開展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問題隱患“大走訪、大排查、大化解”活動,鎮和縣級部門制定活動實施方案22個,明確工作重點,走訪單位32個、群眾3478名,排查調處脫貧攻堅、婚姻家庭、鄰里關系、交通事故、物業管理、環境保護、征地拆遷、山林地界、醫療糾紛、非法集資、校園管理、食品安全、涉法涉訴信訪、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影響社會穩定的線索矛盾糾紛272條,建成問題整改臺賬422個,化解不安全隱患186條,做到“小糾紛不出村、大糾紛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史紅海 通訊員 王海寧)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