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接近尾聲,但法院執行工作從不停歇。近期,府谷法院結合“六穩”、“六保”司法服務專項行動,針對拒不不主動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的的被執行人,集中向社會發布了懸賞公告,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全面壓縮拒不履行的違法空間,起到了良好的執行效果和社會效果。
在執行申請執行人李某某與被執行人張某某、王某、康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府谷法院依法向各被執行人送達執行通知書、報告財產令等法律文書,敦促被執行人立即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義務。但各被執行人一直推脫不予執行,后續更是發展到法院傳喚不到,電話告知不聽,幻想一“躲”了之,加之民間借貸糾紛一案申請執行人也對被執行人不甚了解,執行工作一度陷入執行不能狀態。
12月8日,申請執行人向法院提供信息,稱被執行人張某某已經回到府谷轄區,只是被執行人不在戶籍地居住,在外租房,不知道具體藏身之所,于是承辦人在征詢申請執行人意見后,通過榆林中院在“今日頭條”媒體針對被執行人發布了懸賞公告,懸賞公告在微信等及時通信軟件傳播后,對被執行人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被執行人一方面擔心別人舉報將其司法拘留,另一方面懸賞公告中公布了其頭像照片,親戚朋友看到后也對其進行了勸解,最終被執行人選擇主動到庭協助執行,當庭履行完畢借款本金,利息雙方達成和解協議分期給付。
民間借貸糾紛一案的順利執行,得益于府谷法院結合“六穩”、“六保”司法服務專項行動發起的強大輿論攻勢,得益于府谷法院對被執行人豐富多樣的執行措施,在以后的執行工作中,府谷法院會一如既往,以空前的執行力度,堅決打擊拒不履行、逃避債務的違法失信行為,堅決維護案件當事人合法權益,固守好維護法律公平正義最后一道防線。(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慧朋)
【執行寄語】
法院的懸賞公告是在執行過程中,被執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拒不到庭配合申報財產、協助執行的情況下,借助網絡媒體發布被執行人基本信息征詢財產線索的一種執行措施。這種措施的好處是可以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壓縮違法行為人的活動空間,同時可以對被執行人的心理造成壓力,促使主動履行義務,提高執行效率。在此也呼吁轄區群眾在看到法院發布的懸賞公告后,積極向法院提供線索,打擊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違法行為,共同營造誠實、守信、和諧社會風氣。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