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記者從省人大常委會獲悉:省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交辦省法院的15件代表建議已全部辦結并答復,代表表示滿意。
在建議辦理過程中,省法院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規范辦理程序、細化辦理措施,切實把辦理責任落實落細落到人。有代表建議全面推進人民法庭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對此,省法院持續開展人民法庭標準化規范化“兩化”建設,基本實現以綜合審判為主、專業化審判為輔、巡回審判為補充的人民法庭區域布局和信息化硬件、便民設施、車輛配置、安防設施“四完備”,建成示范法庭81個、達標法庭286個,9個法庭工作經驗入編全國法院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
有代表建議把訴源治理納入社會治理、平安建設,從源頭上減少訴訟增量。省法院將訴源治理納入平安陜西建設考核體系,同時,針對民間借貸、婚姻家庭、金融借款等案件多發高發領域,會同25個相關省級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社會團體出臺27份文件規定,協調省總工會等13家單位完善“總對總”在線訴調對接機制,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多元化解。2023年新收一審案件數量同比下降6.96%。
根據代表加大強制執行力度,提升執行工作效率的建議,省法院部署開展“三秦銳士·2023”專項執行行動,用足用好委托調查、懸賞征集線索、拒執入刑、“執轉破”等措施,2023年執結案件29.61萬件,兌現執行款934.09億元,同比分別上升12.26%和33.02%。
有代表建議為山區法院增加員額法官數量。省法院啟動2023年法官員額動態調整工作,為商洛兩級法院增加法官員額28個。同時,督促指導商洛法院將審判力量下沉人民法庭一線,解決部分人民法庭法官員額短缺等問題。 (記者 秦驥)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