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鎮安縣司法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牢固樹立“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立足工作職能,緊緊圍繞“建章立制、依法行政、創新宣傳、優質服務”四個方面,多舉措、齊發力,扎實推動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為鎮安高質量發展貢獻法治力量。
堅持建章立制,著力打造透明可預期的制度環境。加強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規政策清理工作,印發了《關于開展涉及不平等對待企業法規政策清理工作的實施方案》《關于全縣開展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清理工作的實施方案》,及時糾正有悖于平等保護原則、不利于企業經濟發展的相關內容,充分調動各類企業積極性創造性,為企業發展營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和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清理涉企規范性文件4件,發現不利于民營經濟發展的內容0條;加強涉企行政規范性文件和政府合同協議合法性審查,規范審查程序,嚴格審核把關,不斷提高涉企決策事項合法性審查質效,促進依法、科學、民主決策,合法性審查政府涉企重要文件、合同及協議23余件,共提出審查意見10余條。
堅持依法行政,著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聚力提升行政執法監管效能,指導我縣行政執法部門科學合理編制“權責清單”,全面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升行政執法人員執法素質,推動助企紓困政策落地生效。全面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規范抽查檢查結果,統一公開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嚴防“執法擾企”。聚力擴大包容審慎監管覆蓋面。公安、市場監管、生態環境、交通運輸、城市管理等重點執法領域企業免予行政處罰、不予行政處罰案件 346件;聚力開展涉企行政執法案卷大評查活動,評查涉企案件16件,及時糾正執法過程中存在問題,積極維護企業合法權益;聚力加強企業合法權益保障,嚴格糾正侵犯企業合法權益的違法或不當行政行為,審結涉企行政復議案件 1件,維持市監部門的處理決定。
堅持宣傳創新,著力打造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針對企業用工過程中涉及的法律問題與普法需求,堅持“把脈問診”“訂單式”普法,深入開展“送法進企業”法治宣傳活動,為企業用工面臨的風險點、難點提供法律講解,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鍛造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法治“新引擎”。實地走訪企業宣傳解讀涉企法律法規、優惠政策200多次,服務協調企業事項100人次,解決企業問題50多個,讓企業感受到了法治的溫度。充分發揮調解獨特優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秉持“耐心、細致、專心、公正”的工作作風,開展涉企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活動,組織司法工作人員對轄區企業矛盾糾紛進行拉網式大排查4次,對矛盾糾紛、苗頭性隱患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解決,真正為群眾解難題,為企業優化環境。
堅持優質服務,著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深化“放管服”改革,開展“三級四同”和“四辦清單”業務梳理工作,全面落實權責清單、負面清單、中介服務清單制度,累計為34個重點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完成立項95個、選址30個、用地、工程規劃許可13個、施工許可7個、征占用林地許可8件。完成縣鎮村三級公共法律服務大廳、服務站、服務室建設,組建一支由縣鎮業務干部、法律工作者、人民調解員、片長為骨干的“五員”法律服務團,今年以來,縣公共法律服務大廳累計接收群眾咨詢1500人次、接聽“12348”專線350次、辦理“12345”熱線反饋問題37件,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34件,辦理公證案件87件;拓展公證業務,為企業公證開通“綠色通道”,簡化手續,優化流程,開展公證“限時辦”“優先辦”服務,對企業急需辦理的保全證據、文本相符等事項及時快辦,切實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開展“容缺受理”,對企業申辦的公證事項,因客觀原因暫時未能提供有關證明材料,經審核符合辦理條件的,實行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和申請材料“容缺受理”,允許在出證前補充完善有關證明材料,充分保障企業的合法合理訴求,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的法治營商環境。(鎮安縣司法局)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