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陜西省虢鎮強制隔離戒毒所聯合陳倉區禁毒辦、虢鎮派出所,深入轄區人流量大、商戶密集的匯豐農貿市場,為市場管理人員和200余戶商戶送去防毒拒毒知識,全力守護“無毒攤位”。
攤位講案例,敲響經營“禁毒鐘”
“某地商戶因輕信‘提神醒腦、復購率高’的宣傳噱頭,購入并銷售含有合成毒品的‘進口功能性飲料’,最終受到法律嚴懲。”干警緊扣市場經營安全,以一起鮮活案例開門見山,為商戶敲響禁毒警鐘。干警著重強調了這種具有一定偽裝性的新型毒品成癮速度快,隱蔽性極強,一旦沾染,不僅嚴重損害身心健康,甚至極易誘發精神疾病和暴力犯罪。“所謂的‘高復購率’,正是源于毒品的成癮性,這樣的銷售行為既侵害了消費者的健康與財產,作為經營者也難逃法律的制裁。”干警的一番剖析讓商戶們深刻認識到毒品的嚴重危害性和合法經營的必要性,警醒他們對于來源不明、宣稱具有特殊功效的小眾商品務必警惕,寧可損失一單生意,也絕不能因一時利益而觸碰法律紅線。
展臺辨真偽,拆穿毒品“偽裝術”
為了讓商戶對偽裝毒品有更直觀的認識,仿真毒品模型展臺前,干警通過實物對比一一揭露“毒奶茶粉”“毒巧克力”等新型毒品的偽裝破綻,印刷瑕疵、成分異常、來源缺失等等。“那么進貨環節該如何‘避坑’?”針對商戶普遍關注的貨源安全問題,干警現場傳授了簡單易行的“三看”識別法,并現場演示“聞氣味”“看溶解”等便于操作的快速篩查技巧。“新型毒品常常偽裝成食品的模樣混入市場,大家天天跟貨物打交道,一定要加強防范。”干警叮囑商戶在經營過程中要嚴把商品進貨關,萬一不慎購入問題商品,保留清晰進貨憑證并配合溯源,最大程度減少損失,堅決筑牢商品經營安全防線。
展板觸場景,點亮商戶“防范燈”
市場入口處,以毒品知識、吸毒危害、涉毒陷阱、法律責任等為主要宣傳內容的禁毒知識展板一字排開,圖文并茂的展板特意融入了倉儲、零售等場景的涉毒案例,精準戳中經營環節的風險點,引發商戶共鳴。“毒販竟然用水果箱夾層藏毒,以后收貨時可得仔細檢查包裝的完整性。”“市場巡檢可增加個‘可疑商品排查’項,重點檢查散裝零食、小眾飲料的進貨憑證。”市場管理人員與商戶們你一言我一語,把展板內容和日常經營相結合,讓禁毒理念在商戶心中生根發芽。(秦貴容)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