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八五”普法工作走深走實,連日來,藍田縣司法局和下轄司法所通過多種形式開展法治宣傳進鄉村活動,將法治宣傳與安全防范、移風易俗、新民風建設相結合,讓法律知識走進千家萬戶,更將文明守法理念融入村民心中。
法治清風進鄉村 安全知識入民心
為深入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在基層落地生根,切實提升群眾法治素養和安全防范能力,7月30日,藍田縣司法局聯合三官廟派出所,將法治課堂搬到三官廟鎮新房村,一場集普法宣傳與安全關愛于一體的“法治宣傳進鄉村”活動在綠蔭下火熱開場。
培訓現場,三官廟派出所民警向群眾示范正確的頭盔佩戴方法,并反復叮囑群眾:“騎乘電動車出行,頭盔就是生命安全的‘金鐘罩’,務必戴好再出發!”頭盔、實用圍裙與印有普法知識的清涼扇,將法律知識融入日常關懷,在炎炎夏日播撒法治的種子。藍田縣司法局送出的每一把清涼扇,都承載著重要的安全提醒。
針對暑期安全,新房村黨支部書記將未成年人保護相關法律和安全教育緊密結合,特別提醒放假在家的孩子們:“珍愛生命,遠離水庫,嚴防溺水,平安度假!”
工作人員通過發放資料和現場講解的方式,向群眾傳授防范電信網絡詐騙知識——“三不一多”原則:未知鏈接不點擊,陌生來電不輕信,個人信息不泄露,轉賬匯款多核實!簡單易記的口訣,幫助群眾快速掌握識別和抵御詐騙陷阱的關鍵技能。
藍田縣司法局普法宣傳員飛揚重點推介了“法治藍田一碼通”。工作人員手把手引導群眾掃碼關注,詳細介紹其功能:“法律咨詢、政策查詢、服務指引,只需指尖一點,‘碼’上就能輕松獲取高效的法治服務,法律就在您身邊!”推廣運用智慧普法平臺,是藍田縣落實“八五”普法“關于運用新技術新媒體開展精準普法”要求的重要舉措,旨在打通普法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
此次法治宣傳進鄉村活動,是藍田縣司法局深化“八五”普法、服務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活動以“文明新風送安全”傳遞法治溫情、筑牢平安防線,將實用的法律知識和安全技能精準送到群眾身邊。藍田縣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創新形式,推動法治宣傳走深走實,不斷提升群眾的法治獲得感和安全感,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藍田、法治藍田貢獻力量。
培育文明新風 建設法治鄉村
7月30日,藍田縣司法局小寨司法所以“西安市‘全國文明村鎮行’暨藍田縣‘鄉約講堂’文明實踐活動”為契機,在董嶺村文化禮堂開展法治宣傳活動,將法治宣傳和移風易俗相結合,持續深化鄉風文明建設,充分展現新農村良好精神風貌。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懸掛標語、設置咨詢臺、發放宣傳資料的方式,分“三個模塊”宣傳解讀和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一是破除陳規陋習,工作人員向現場群眾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重點解讀婚姻自由、彩禮及嫁妝等群眾最關心的婚俗問題。二是開展家庭文明建設,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用法律思維讓“好家風好家訓”蔚然成風。三是做尊法守法好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社區矯正法》實施五周年之際,加大宣傳力度,提高社區矯正工作的社會知曉度,增強群眾對社區矯正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同時,發放《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及禁毒知識宣傳彩頁,號召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本次活動共發放宣傳彩頁500余份,接受群眾咨詢30余人次,現場指導群眾了解關注藍田司法公眾號和“楓橋+鄉約”基層社會治理“一碼通”小程序。
藍田縣司法局小寨司法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發揮司法職能,貢獻司法力量,持續做好法治宣傳,進一步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圍。
普法宣傳進鄉村 文明新風潤民心
為深化鄉村文明建設,讓法治精神扎根田野,近日,藍田縣司法局孟村司法所聯合鹿原派出所、交警隊,在孟村鎮李華村廣場開展“全國文明村鎮行”普法宣傳活動,用法治力量為文明村鎮建設保駕護航。
活動現場,司法所工作人員圍繞村民關心的婚姻家庭、鄰里糾紛、土地承包等問題,發放宣傳冊,現場答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規,將“紙上法條”變成“生活指南”,用法律思維讓“好家風好家訓”蔚然成風。
派出所民警針對電信詐騙、養老詐騙等常見犯罪形式,揭露詐騙分子的套路伎倆,傳授防范技巧;交警隊民警通過典型事故案例,詳細講解酒駕醉駕、農用車輛違法載人等交通違法行為的危害,倡導“一盔一帶”安全出行。
互動環節,村民踴躍提問,民警和司法干警耐心解答,現場氣氛熱烈?;顒蝇F場發放宣傳彩頁500余份,解答咨詢30余人次,不僅讓法律知識走進千家萬戶,更將文明守法的理念融入村民心中。
藍田縣司法局孟村司法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讓法治陽光照亮鄉村每個角落,為文明村鎮建設注入持久動力。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