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首席記者 李榮)“今年上半年,全省13個市區平均優良天數為106.8天,達標比例為59.0%。”8月1日,在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省環保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郝彥偉在通報上半年全省環境質量狀況時說。
優良天數商洛最多咸陽最少
郝彥偉介紹,上半年,全省13個市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平均為6.23,同比下降(改善)4.9%。其中,關中地區改善最大,達到6.8%;陜南改善2.2%,陜北變差1.4%,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9.1天,同比減少5.4天,減幅37.2%。優良天數為106.8天,最多的3個城市是商洛163天、安康158天、延安144天;最少的3個城市是咸陽66天、渭南68天、西咸新區74天。
10個市區空氣質量獲得改善,前3名分別是楊凌、西安、韓城;榆林、銅川和安康變差。13個市區中,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9.1天,最多的分別是咸陽22天、渭南19天、西安18天。
122個縣區中,關中67個縣區同比改善8.7%;陜南30個縣區同比改善2.6%;陜北25個縣區同比改善5.0%;其中,關中改善前10名為白水、西安高新區、周至、潼關、永壽、澄城、蒲城、高陵、曲江新區、藍田;變差后10名為隴縣、涇河新城、鳳翔、王益、銅川新區、印臺、閻良和閻良航空基地(并列)、麟游、宜君。
西安等8市區空氣質量變差被約談
上半年,為持續改善空氣質量整體狀況,我省出臺了《陜西省鐵腕治霾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涉及6大項29條內容,力爭到2020年,全省設區市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3%;對去年空氣質量同比變差的西安、寶雞、咸陽、渭南、榆林、漢中、楊凌、韓城等8個城市進行集體約談;成立省級大氣污染專家組,聘請37位國內外專家。
從6月11日開始,省環保廳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交叉執法,主要涉及工業企業達標排放以及燃煤鍋爐、揮發有機物、散煤燃燒、揚塵、柴油貨車、“散亂污”企業治理,共檢查8221家,發現問題3937家,占比47.9%。
延河水質同比依然呈現重度污染
漢江、丹江、嘉陵江水質繼續保持優,28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96.4%。
“全省83條河流179個河流斷面中,Ⅰ—Ⅲ類水質斷面127個,占71.0%,多項污染物濃度與上兩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全省水環境質量不斷改善。”郝彥偉說,雖然全省多條河流水質穩中向好,但延河水質同比依然呈現重度污染,在延河7個斷面中,無Ⅰ—Ⅲ類水質斷面。
郝彥偉表示,為進一步改善延河水質現狀,下一步,省環保廳將以貫徹落實河長制為抓手,積極推進《陜西省水污染防治2018年度工作方案》各項任務落實,指導延安市全面開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力爭年底延安市轄區河流水質有所改善,國考斷面全部達標,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