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首屆紅棗節。
西部網榆林訊(記者 李明 通訊員 申欣雯)金秋時節,麟州大地碩果累累。為了充分宣傳神木紅棗的優良品質,提振棗農發展信心,神木舉辦首屆紅棗節,旨在以棗為媒、以棗會友,進一步做優做強紅棗產業,打造南部鎮辦農民致富增收的強大產業支撐,真正實現“棗贏天下”。
9月30日,紅棗節盛大開幕,不僅主會場神木市萬鎮鎮曼喬莊園熱鬧非凡,沙峁鎮、賀家川鎮、馬鎮鎮三個分會場也不甘落后,別出心裁的棗娃娃游街互動,本土秧歌輪番上演,為本次紅棗節帶來文化享受。
在各個會場,還設紅棗咖啡、紅棗飲料、紅棗果醬、本地熏棗、鮮食紅棗等一系列產品展示,品嘗之客絡繹不絕,贊聲連連。來自府谷縣的游客張瑞說:“神木舉辦的本屆紅棗節形式新穎,別具一格,特別是棗妹子送棗、本土特色文藝演出及紅棗產品展示等精彩內容,讓我們這些外來游客對神木紅棗有了更好的了解,我順便還購買了一些新鮮的紅棗帶回去讓家里人也品嘗一下。”
紅棗節的舉辦,成為引領百姓致富的助推器、展示神木資源稟賦的新名片、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新亮點。棗農們紛紛喜笑顏開:“我們棗農的重要生活來源就是這一棵棵棗樹,往年每到紅棗采摘季,就憂心紅棗的銷售問題,擔心紅棗賣不上好價錢,紅棗節的舉辦猶如一場及時雨,為神木紅棗銷售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更多的人能夠了解神木紅棗,提高神木紅棗的知曉度和美譽度,這對于我們棗農來說確實是一件惠民的大好事。”
活動期間,各個會場還分別設采摘園,供游客免費采摘和品嘗。神木紅棗果大核小、皮薄肉厚、酥脆爽口、甘美醇香,饑荒時期是棗區人民的“救命樹”,八九十年代是棗區人民的“搖錢樹”,時至今日,更是百姓寄予厚望的“致富樹”。
脫貧攻堅正當時,棗兒落滿幸福園。紅棗節只有三天,但是神木紅棗將作為神木的一張地方品牌名片,通過紅棗,讓更多的人知道神木,了解神木,實現紅棗產業和旅游業發展雙贏,助推神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和沿黃旅游經濟帶發展。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