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設施蔬菜總規模219萬畝
設施農業已成為繁榮農村經濟支柱產業
本報訊 10月30日,省農業廳副廳長王韜在省政府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截至2017年,全省設施蔬菜總規模達到219萬畝,產量680萬噸,面積產量穩居西北地區第一。
設施蔬菜通常又稱為反季節栽培、保護地栽培等,是我省蔬菜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全省80%的貧困縣區都把設施農業作為產業脫貧第一選項。我省已初步形成關中設施蔬菜和時令瓜果、陜北設施瓜菜、陜南設施食用菌、大中城市周邊設施花卉、秦嶺北麓高山有機蔬菜等優勢特色產業帶。
2017年,全省設施農業綜合產值852億元,較五年前增長54%,成為效益最好的農業產業,從事設施生產的農民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以蔬菜為主的設施農業已成為繁榮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助力產業脫貧的支柱產業。同時,也帶動了加工、包裝、農用塑料膜等相關產業發展,形成了“一業興帶來百業興”的良好態勢。
據調查,設施水果、瓜菜畝均收益分別達到2.7萬元和1.5萬元以上,是同類露地作物收益的3-5倍,農民積極性很高,前景廣闊。
全省80%的貧困縣區都把設施農業作為產業脫貧第一選項。僅商南縣設施食用菌生產規模近1億袋,帶動2900戶貧困戶1萬余人,人均增收5000余元。
我省同時加大蔬菜產品質量抽檢,確保上市流通產品質量合格,結合農業部標準園蔬菜質量抽檢,每年在省內開展兩次農產品質量抽檢活動,嚴肅查處農殘超標產品。2017年,我省蔬菜質量抽檢合格率為98、6%。(王惠玲)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