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年紀就抱團學習計算機編程,而且平均年齡只有8歲……剛剛發布的一份《編程貓05后編程學習情況掃描報告》顯示,在編程逐步納入K12(學前教育至高中教育的縮寫,現在普遍被用來代指基礎教育)教學體系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接觸少兒編程,陜西少年兒童學計算機編程的人數,全國排名第11,河南的人數超北上廣人數總和,居全國第一。
05后學編程的原因,有環境、家庭和自身因素。環境方面,由于消費升級和科技發展,如今05后的課外興趣與80后、90后已大不相同,80后是物質資源相對貧瘠的一代,踢毽子、丟沙包成了那個年代的“全民游戲”。90后的物質資源相對豐富了,他們的日常伴隨著動漫、小說、游戲和爸媽給報的各種補習班。如今的05后,是真正意義上的“網絡原住民”,出生在電子產品隨處可見的年代,05后父母的教育理念也更為先進,不僅在孩子教育上加大投入,也更注重孩子的個性發展,編程、機器人等成了05后新的課外興趣選擇。
家庭方面,雖然多數父母不懂編程,但他們會因教育政策導向和時代發展需求,讓孩子從小學編程。在孩子自身方面,他們的選擇更為純粹,90%的少兒編程學員是因興趣而學,而非為了滿足父母或他人的期待,有個性、對自己的未來很有想法。
05后誰在學編程?編程貓提供的數據顯示:教師與公務員子女是學編程的主力軍。大約有22%的少兒編程學員父母中有一方是教師,15%的少兒編程學員父母中有一方是公務員。
國內外男女程序員比例均接近9:1。少兒編程男女學員比例差距卻明顯縮小,接近7:3。甚至有少兒編程的女孩調侃稱:“未來‘程序媛’的數量將不可小覷。”從少兒編程的啟蒙年齡來看,孩子平均8歲就開始學編程了。
不僅會玩更會編,該報告顯示,在游戲、動畫、應用、故事、教程、音樂、藝術等幾門編程課程中,少兒編程學員最愛游戲,其次是動畫。這里的游戲不是指打游戲,而是指編游戲。編程貓學員共改編了5000多款王者榮耀、植物大戰僵尸、俄羅斯方塊、打飛機等是改編較多的游戲。
據了解,自2017年起,編程逐步納入K12教學體系,其中浙江省將信息技術(包含編程)作為高考選考科目中的一門,山東省將編程內容加入小學六年級教材,江蘇省要求在中小學普及編程教育,天津市將編程納入中考特招范圍,重慶市將編程教育列入中小學必學科目,西安市規定在中國青少年機器人聯賽中獲獎可享受中考加分政策……
首席記者姬娜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