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區風憬天下西區與西安市長安區新區熱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熱力)相鄰,也用了多年的集中供暖,然而有業主發現自己交了全款暖氣費,卻出現在非用熱戶稽查單里,這難道真的是物業公司在熱力公司眼皮下“偷熱”。
現場:物業和業主、熱力公司對質
“熱力公司查了3棟樓5個單元,就發現了183戶沒有交錢卻開了閥門。”業主賀先生說,“2018-2019采暖季風憬天下西區小區非用熱戶稽查結果”是昨天下午2時公布的,這個名單出來后業主們就坐不住了,不少業主發現自己交了全款采暖費卻在這份名單里。
接著,近百名業主到熱力公司討說法。在熱力公司,物業表示,他們每隔10天向熱力公司交新增用戶的費用,而有業主卻表示自己供暖季前就交了費用。不少業主表示,要不是因為小區暖氣不熱,他們根本不會想到自己屬于非用熱戶。
經過熱力公司、物業、業主代表協商,昨晚,長安熱力生產科工作人員前去小區換熱站為小區增加流量,物業也寫出承諾書于12月13日再支付15000平方米約24萬元費用。承諾書上寫著:西安君逸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在2018年12月12日承諾,根據合同規定在期限內將費用交給熱力公司……大約新增面積為15000㎡,約24萬元費用一周內支付,在2018年12月13日16點前支付補繳費用。
業主:明明交了全款卻在非用熱名單里
“我10月20日就交費了,但還是出現在非用熱戶稽查單上。”業主陳女士說,物業說每10天交一次新增用戶的熱費,但是供暖都多少了天了,她家無論如何不應是新增用戶。
華商報記者查看陳女士的交費單,她家在12號樓,于10月20日交了2771.72元供熱費用,在非用熱戶稽查單上,她家的房號在列,還標注著面積為119.47平方米。
與陳女士一樣的用戶還有不少,業主周先生和王先生也在非用熱戶稽查單里。周先生家在11號樓,他11月12日交了2621.60元熱費,他家的面積為113平方米;13號樓業主王先生11月13日交了1972.72元熱費,他家的面積為85.16平方米。
昨晚,小區業主群里發起了統計,類似情況的業主近百戶,業主們認為,估計還有,因為小區還有不少業主不在群里,也有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
物業:會再交1.5萬平方米的費用
華商報記者查詢了該小區供用熱力合同,合同中用熱面積及收費標準規定,居民用熱戶面積為3.9萬平方米,單價21.2元/㎡·季,非用熱戶面積5.5萬平方米,單價6.36元/㎡·季,再加上非居民用戶,總計收費金額119.14萬元。
昨日,華商報記者就相關問題向物業高經理核實,他表示,物業先期向熱力公司交了3.9萬平方米用熱戶的費用,這個面積是去年實際結算的面積。物業承諾再交1.5萬平方米約24萬元費用,也是預估的新增費用。小區11月初與熱力公司簽訂了供用熱合同,合同規定物業向熱力公司提供非用熱戶明細,以方便用熱稽查。他們物業就向熱力公司提交了一份400戶的非用熱名單,這400戶其實是去年的名單。
記者問為何將去年的名單當做今年的名單,他以電話正充電為由掛斷。
長安熱力:熱力企業權益難保證
昨晚,長安熱力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這個小區已經合作了好幾年了。“非用熱戶名單是物業提供的,熱力公司上門稽查,這183戶卻實際開了閥門在用熱,這個情況算是偷熱了。”她表示,現在出現的問題是,物業給報的用熱量遠遠小于實際需要使用熱的量,這就導致暖氣不熱。
“非用熱戶在用熱,但是熱力公司沒有收到這部分用戶的錢,熱力公司也很為難。”她表示,他們掌握的用熱戶和非用熱戶是物業提供的,熱力公司只能去稽查,如果是熱力公司直管到戶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其實年年都有稽查出非用熱戶在用熱的情況,發現后也只能讓物業將這部分費用補交。
她呼吁,出臺政策對物業的行為進行規范,同時保證供熱企業的權益。物業的監管部門在房管局或者住建局,而熱力企業由市政公用局監管,今年的集中供熱條例也沒有明確這方面的責任。
律師:如屬虛構事實 涉嫌詐騙
陜西豐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律師朱長江表示,如果物業公司將“非用熱戶稽查單”這部分費用據為己有,就存在詐騙行為,詐騙的是熱力公司的暖氣使用費。如果這種虛構的面積較大、金額較高,物業公司相關責任人、經辦人可能涉嫌犯罪。 華商報記者 李婧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