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破解疫苗使用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一步提升疫苗使用和預防接種服務管理水平,西安市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了《西安市疫苗使用和預防接種提升工作方案(2019—2020年)》,以確保接種質量和接種安全。
全市計劃新建接種門診133個
《方案》要求,每個街道(鄉鎮)至少設立一個二級接種門診,城區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二級接種門診)為主,二級接種門診覆蓋不到的,應增加三級接種門診。農村實行以鄉鎮衛生院為單位的集中接種。各區縣要根據轄區外籍人口居留情況,合理增設國際化接種門診,及時滿足外籍人員接種需求。
2019年-2020年,全市計劃新建接種門診133個,其中二級接種門診95個,三級接種門診38個。西咸新區管委會負責新建3個二級接種門診;高新區管委會負責新建1個二級接種門診、8個三級接種門診;經開區管委會負責新建5個三級接種門診;曲江新區管委會負責新建1個二級接種門診、2個三級接種門診;浐灞生態區管委會負責新建1個二級接種門診、2個三級接種門診;航天基地管委會負責新建2個三級接種門診;國際港務區負責新建1個二級接種門診。市財政對區縣每個二級接種門診建設補助15萬元,區縣財政每個至少配套15萬元。
增設接種門診延長接種時間
城區根據服務人口合理增設接種門診,調整服務區域,延長接種服務時間,城區為周一至周六,農村每周不少于三天。日接種量超過100劑次的接種門診要加快推進數字化門診建設。
全市推行星級接種門診建設,2019年底前,每個區縣、開發區要建設一個四星級(面積不少于200平方米)接種門診,鼓勵、支持建設五星級接種門診。
2020年前開通接種信息查詢系統
逐步打通接產醫院、接種單位和學校卡證查驗接種數據通道,推進疫苗管理、接種檔案和卡證查驗數據互聯互通。完善疫苗使用和預防接種電子追溯系統,實現疫苗流通使用管理信息化監管。2020年前開通兒童查驗預防接種證、狂犬疫苗管理系統、出血熱疫苗管理系統、預約接種和疫苗接種信息查詢系統,逐步用電子檔案代替紙質檔案。
規范預防接種管理,對接種服務不規范、群眾滿意度不高、考核不達標的接種門診限期整改。
嚴格執行疫苗冷鏈管理流程和規范,落實疫苗運輸、儲存全過程溫度記錄要求,疫苗出入庫時,堅持疫苗“先入庫先出庫”、“先使用近效期后使用長效期”和分類存放的原則;接種疫苗時,嚴格落實“三查七對”制度;疫苗報廢要逐級上報,報廢疫苗統一回收至區縣級疾控機構,在同級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監督下銷毀,并保留記錄5年。
嚴格免疫規劃工作考核獎懲
在全市開展行業作風專項整頓活動,重點解決預防接種工作中作風漂浮、服務意識淡漠、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加強疫苗使用的現場監督檢查能力,每年定期對轄區所有接種門診進行全面監管。
各區縣要嚴格免疫規劃工作考核獎懲,對未落實疫苗使用和預防接種提升措施的單位要督促限期整改,對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追究相關單位和人員責任。
對在疫苗使用和預防接種管理工作中,因工作責任心不強、監督管理不到位,導致工作失誤和差錯,造成嚴重影響,引起社會恐慌和群眾強烈不滿的;對違反疫苗使用管理法律法規,造成受種者人身傷害、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依法依規追究直接責任人、主要領導人的責任,對國家公職人員依照規定給予行政處分,對黨員干部依照規定給予黨紀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城區接種點少布局不合理
《方案》分析了目前全市疫苗接種工作中存在的三大主要問題:
接種點分布不合理,服務能力不足。城區接種點少、布局不合理,接種點面積不夠,人員不足,接種門診建設標準不高,信息化程度低,部分接種點預約困難、排隊時間長。農村鄉鎮集中接種點少,還有1400個村級接種點,預防接種信息化建設滯后,手寫預防接種卡(證)增加了出錯風險。
服務管理人員不足,監督管理不扎實。全市180個二級接種門診現有接種人員884人,其中在編人員僅280人。各級主管部門對預防接種工作日常監督檢查的范圍和頻次不夠。區縣和鎮(街道)對督導發現的問題整改不扎實。
基層接種人員待遇低、流動性大。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人員短缺。一方面是門檻過高、招不到人,另一方面是工資待遇過低、留不住人。接種人員培訓不扎實,部分接種人員責任心不強,隨意登記疫苗批號、擅自變換操作流程。 記者 李琳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