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市消協提醒:這些“坑”要當心!
昨日,市消協發布去年消費投訴熱點、難點問題,涉及房屋裝修、保健品、汽車、美容等。
裝修套路多 簽訂合同要仔細
2018年,市消協收到房屋裝修類投訴181件。消費者投訴的問題有,聽信廣告宣傳,在沒有充分調查的基礎上,盲目繳納訂金,導致訂金難退;簽訂合同前裝修公司有意壓低施工報價以招攬顧客,但施工到一定階段變相收取額外費用;訂購的裝飾材料品牌與銷售人員宣傳的不符;工作人員操作不當或因施工存在質量問題,造成消費者家中其他物品損壞,且拒絕消費者提出的合理賠償等方面。
消協提醒:消費者在簽訂裝修合同要仔細,明確雙方違約責任、包含項目、包含數量、是否有額外付費、支付費用的比例及時間節點,裝修公司所有口頭承諾都要以書面形式確認,防止后續口說無憑自己陷入被動。在付定金時,不要著急付款,要貨比三家,了解裝修行情、裝修項目、裝修價格以及自己較關注的項目等情況,不要被“低價”迷惑。
汽車買賣貓膩多 簽訂合同須謹慎
去年以來,汽車類的投訴也不斷增加。存在問題有:存在購車不簽訂書面合同,對車輛交付時間、配置標準等約定不清,銷售人員口頭承諾不兌現、收取按揭手續費、售車后不兌現優惠或補貼承諾等問題。
消協提醒:簽訂購車正式合同前,消費者要仔細閱讀有關條款,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在交付定金前,要讓商家寫明所送物品數量、貸款買車的具體利息多少、什么時候可以提車等內容。
保健品專盯老年人 上當受騙例子多
2018年,市消協共受理投訴197件。主要表現:經營者濫用國家相關醫療機構、科研機構的名義,以慈善的名義、以買產品提供養老服務吸引老年人,使老年人自覺不自覺深陷騙局,深受其害;賓館、酒店舉行健康知識講座,聘請所謂的“教授”“專家”對產品夸大宣傳治療功效做出各種虛假承諾誘使消費者購買產品的問題屢禁不止。
消協提醒:老年人盡量不要參加有保健產品推薦的免費體檢、免費試用、健康知識講座等,在消費時也應提高自我保護能力,通過咨詢正規醫院的醫師,理性看待自己的健康問題,通過藥房、藥店購買健康產品。
美容整形有風險 恢復原形有困難
2018年美容類投訴主要集中在:美容整形達不到當時承諾的效果,整形材料以次充好;整形機構資質不健全,一些整容機構為了盈利冒險為不適宜做整形的消費者進行手術,容易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
消協提醒:消費者在選擇整形醫療機構時,要詳細了解其相關資質和信息,并進行綜合分析,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醫療機構;在消費時一定要簽訂合同,合同內容要仔細、明確,不要輕信商家在互聯網上的好評信息。(首席記者 軒轅楊子 實習生 劉瀟楠)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