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網訊(記者 彭芬)3月28日上午,受省政府委托,省生態環境廳廳長馮振東在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上作了2018年度全省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報告提到,去年全省13個市(區)空氣質量平均優良天數242.8天,同比增加4.3天;全省71.96%的縣(市、區)生態環境質量在“良”以上。
關中8市(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平均55.3天
報告提到,在空氣質量方面,全省PM2.5平均濃度5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5%。
其中,關中8市(區)秋冬季(10—12月)空氣質量同比改善,PM2.5平均濃度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優良天數平均55.3天,同比增加5.9天;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平均7.6天,同比增加1.1天。西安市空氣質量改善程度位居全國169個重點城市前20位。
渭河干流出境斷面年均水質達Ⅲ類為近20年最好水平
在水環境質量方面,我省納入國家考核的50個監測斷面中,優良比例為80%,優于國家年度目標考核任務12個百分點,提前兩年達到“水十條”目標任務;劣V類斷面比例為2%,優于國家考核目標4個百分點。
渭河干流水質明顯好轉,出境斷面年均水質提升到Ⅲ類,是近20年來最好水平。漢丹江水質持續保持為優,確保了南水北調水質安全。延河輕度污染,與上年的中度污染相比水質有所好轉。無定河水質為優,與上年的輕度污染相比,水質明顯好轉。
28個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6.4%,水量達標率99.8%。
全省生態環境狀況保持穩定31個縣(區)評級為“優”
報告提到,2018年,全省生態環境狀況保持穩定。評級為“優”的縣(區)31個,“良”的縣(市、區)46個,“一般”的縣(市、區)30個。
突發環境事件呈下降趨勢。全年發生突發環境污染事件27起,同比下降18%,全部得到妥善處置,發生數量和危害程度實現雙下降。
偵辦各類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案件839起
報告提到,我省不斷加大環境執法監管力度。省人大扎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一法一條例”專項檢查,用法治的力量推進鐵腕治霾。聚焦重點區域和突出問題,組織開展關中大氣專項督查、秦嶺生態環境監管專項督查、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主要流域水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地保護等多項執法檢查。
2018年,省高院審結一審環資案件1959件,省檢察院督促監管部門移送涉嫌生態環境資源保護犯罪50人。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檢查企業5.17萬家,立案6515家,移送公安機關303件,罰款金額3.9億元,曝光問題457家。偵辦各類破壞生態和污染環境案件83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043人,刑拘598人。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