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西安市駕駛員培訓行業(以下簡稱:駕培行業)穩健運行,引導社會資金科學有序投入,減少投資人潛在風險,結合我市駕培行業實際,西安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執法四大隊發布西安市駕培行業投資經營風險。
西安市駕培行業產能明顯過剩
據了解,截至2025年3月底,西安市經交通運輸主管部門登記備案經營的駕培機構(駕校)148家,其中一級駕培機構7家、二級駕培機構40家、三級駕培機構101家,具備摩托車培訓資質的駕培機構35家,駕培機構區域分布廣泛,涵蓋西安市主城區及郊區縣。全市教練車5727輛,教練員7451人。
按照《機動車駕駛培訓教學與考試大綱》要求,結合西安市實際,評估全市駕培行業最大培訓能力41萬人次/年。從近年來西安市機動車駕培報名數據來看,西安市駕培行業產能明顯過剩。據統計,目前已有12家駕培機構因業務萎縮、場地變遷等原因處于停止招生并解決遺留學員狀態。
傳統駕培模式面臨新挑戰
據了解,從目前我市駕培市場的經營情況來看,出現市場需求下滑、行業轉型壓力較大等特征。
首先,從西安市機動車駕培報名數據來看,報名人數約20萬人/年,比三年前整體呈下降態勢。接受培訓群體相對集中在適齡青年、高中畢業生和在校大學生等范圍,培訓需求時段大多集中在寒暑假,其他時段駕培資源均處于閑置狀態,市場需求階段性表現明顯。
其次,產能過剩突出。目前,西安市駕培行業學員實際報名數量約 20萬人/年,與41萬人次/年的培訓能力相比,培訓供給遠大于實際需求。市場呈現出供過于求的狀況,新進入投資者將面臨較大的市場份額競爭壓力,短期內難以獲取理想收益,且易陷入與現有駕培機構的惡性競爭循環中。
再者,駕培行業運營成本近年來持續走高,場地租賃成本因城市發展與土地資源稀缺性不斷上漲,人員聘用費用也隨市場變化而增加,以上原因極大壓縮了駕培機構的利潤空間,嚴重影響投資盈利比例和行業可持續發展。
最后,行業面臨轉型壓力。從全國來看,駕培行業將向AI智能教學試點、VR模擬教學、新能源教練車投入等方向轉型,意味著傳統駕培模式面臨新挑戰。若不能及時跟上轉型步伐,在教學質量、成本控制等方面優化升級,駕培機構將難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立足,新投資者將可能陷入投資后即面臨行業變革沖擊的風險。
全面細致調研駕培市場 審慎作出投資抉擇
西安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執法四大隊工作人員介紹,按照《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資格條件》(GB/30340-2013)和《機動車駕駛員教練場技術要求》(GB/30341-2013)規定要求,駕培機構按培訓能力分為一級駕培機構、二級駕培機構、三級駕培機構。
據調研,按不同級別駕培機構和城市地段估算,目前投資建設一級駕培機構需1000-1500萬元、投資建設二級駕培機構需500-900萬元、投資建設三級駕培機構需300-500萬元。總體來看,目前新建駕培機構投資多、責任大、風險高、收益慢。
對此,從“培訓+考試”雙系統對接以來的培訓數據分析,西安市目前駕培行業產能過剩,駕培機構和從業人員數量明顯增加,即供應大于需求。
隨著駕培機構備案數量的快速增長,部分駕培機構出現供需失衡、競爭加劇的現象,一些駕培機構因經營不善、資金鏈斷裂等原因陷入停業或破產困境,導致已報名的學員無法完成培訓,學員學費損失難以追回,嚴重損害學員合法權益。上述狀況不僅引發廣泛社會關注,進一步激化社會矛盾,形成重大投資和社會風險,還可能讓企業面臨司法風險,對駕培行業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為此,西安市交通運輸綜合執法支隊執法四大隊建議,有意愿在西安市投資建設駕培機構的投資者以及計劃擴大培訓規模的業內人士,在投資決策前務必高度關注行業信息動態,全面細致調研駕培市場,客觀冷靜評估投資風險,審慎作出投資抉擇,以免遭受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首席記者 梁璠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