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殷博華
近日,合陽縣婦幼保健院兒科主管護師王艷收到一條好消息:之前只會重復廣告詞的孤獨癥患兒小雨(化名)經過治療后,已能與家人進行簡單溝通。雖然每次交談只有簡短的幾句話,但足以讓這個曾經無助的家庭重燃生活的希望。
2024年3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服務試點項目落地合陽縣。一年多時間,在省市相關部門支持下,合陽縣已逐步形成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初篩、縣級婦幼保健機構復篩、具備相應能力的醫療機構開展診斷和干預服務的分層分級分類的兒童孤獨癥服務體系。
筑牢基層“前哨堡壘”
自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服務試點項目啟動以來,合陽縣21家鄉鎮衛生院和7個社區衛生服務站便承擔起全縣兒童孤獨癥初篩工作。
醫護人員在對0至6歲兒童進行檢查時,以《0-6歲兒童心理行為發育問題預警征象篩查表》為依據,通過詢問和觀察,了解兒童是否出現語言能力、社會交往能力障礙等情況。
孤獨癥患兒小小(化名)就是在基層篩查中發現的病例之一。
2024年10月19日,合陽縣甘井鎮中心衛生院公衛科婦幼專干馬曉佩在進行轄區孤獨癥兒童篩查工作時發現,同齡孩子在聽到外界聲響后,身體都會產生反應,但小小卻沒有。這一異象引起了她的警覺,并立刻指導孩子父母前往縣級醫院復查。
經多家醫院檢查結果顯示,小小的孤獨癥篩查指標確實存在異常。幸運的是,由于年齡較小,且病癥發現及時,在醫院的精心治療和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小小對外界聲音已能夠作出回應。
據悉,下一步,合陽縣婦幼項目辦將及時核查各醫療機構篩查數據,每月跟蹤初篩異常轉診和報表,常態化進行業務指導,確保項目高質量推進,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精確復篩及時干預
合陽縣婦幼保健院兒科門診,設立了一間“特殊”診療室——孤獨癥復篩室。作為兒童孤獨癥復篩定點醫院,院里專門打造了一支專業的復篩干預團隊,守護這群“來自星星的孩子”。
“醫護人員通過詢問家長、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再結合專業評估工具,對就診兒童進行篩查,細致地評估其健康狀況。”合陽縣婦幼保健院副院長郭曉輝說,復篩是對初篩的進一步確認,也是后續干預和治療兒童孤獨癥的重要依據。
4月下旬,合陽縣坊鎮中心衛生院上報了一例孤獨癥疑似病例。患兒小遠(化名)1歲半還不會說話,經合陽縣婦幼保健院檢查后,第一時間向家長說明了篩查結果和后續干預措施,并積極聯系市級醫院參與治療。
“早期診斷和干預是治療孤獨癥的關鍵,合陽縣依托縣、鎮、村三級婦幼保健服務網絡,開展縣域婦幼云平臺建設,實現了縣域內婦幼保健信息‘一網通辦、動態監管’。”郭曉輝說,這不僅提高了孤獨癥篩查效率,還為每一名兒童提供了更加精準的健康管理服務。
記者從合陽縣衛生健康局了解到,2024年,全縣已有11724名兒童接受專業篩查,21個異常信號被精準捕捉,5名確診患兒已踏上康復之路。
轉診治療健康“童”行
“寶貝,你積木搭得真棒,下次要努力搭得更高。”5月6日,看著已能獨自搭積木的孤獨癥患兒洋洋(化名),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主任王加朋對今后的治療信心滿滿。
洋洋今年4歲3個月,2024年11月6日從合陽縣婦幼保健院轉診至渭南市婦幼保健院兒童神經康復科進行康復治療,經過6個月康復治療,如今洋洋已經能獨立搭建20塊積木并對齊,也能用畫筆模仿畫線和描紅。
“為做到早干預、早治療,縣級醫院只需一通電話、一張轉診單,患兒就可來此接受治療。”王加朋說,自2024年至今,醫院已累計收治數十名來自合陽縣、大荔縣等多家縣級醫院的患兒。
孤獨癥患兒蛋蛋(化名)今年4歲,曾對外界的聲音和觸碰均無反應,也不愿開口說話,有時還會表現出重復的刻板行為。去年4月入院后,經過專業治療,現在已能背誦幾句簡單的唐詩。
目前,渭南市婦幼保健院作為全市兒童孤獨癥篩查工作技術指導與培訓基地,依托市、縣、鎮三級醫療機構,已初步構建起上下聯動、信息互通的篩查體系,在兒童孤獨癥篩查方面探索出了一套可復制、可借鑒的康復經驗。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