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記者從西安市政府獲悉,為進一步提升太陽能光伏產業鏈發展水平,促進光伏產業鏈持續健康發展,市政府辦公廳印發《西安市支持光伏產業鏈能力提升實施方案(2025—2027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提出目標,到2027年,打造世界一流的先進光伏制造基地,形成硅片、電池、組件、逆變器、系統集成、光伏儲能、光伏制氫裝備制造及相關配套等較為完整的光伏產業鏈條。
到2027年光伏產業鏈規模達到2100億元
根據《實施方案》,西安將聚焦未來先進光伏研發、制造、應用等關鍵環節,以完善產業鏈為重點,推進產業延鏈補鏈強鏈;以提升產業質效為牽引,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以產業創新為抓手,加快技術迭代升級;以光伏應用為支撐,拓展產業應用新場景。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集群,推動光伏產業實現提質倍增。
《實施方案》明確了光伏產業鏈能力提升的工作方向、重點內容和主要路徑,從規模總量、配套能力、技術創新、推廣成效等方面提出具體目標。
產業規模方面,到2027年,光伏產業鏈規模達到2100億元,其中硅片、電池、組件、逆變器等分別達到600億元、1100億元、100億元、100億元,其他配套產業產值達到200億元。
配套能力方面,招引硅片、電池、組件、逆變器、光伏設備等配套企業20戶以上,配套企業產值年均增速達到20%以上,組件環節本地配套率達到50%。
產業技術創新方面,建設產業中試平臺不少于2個,組織實施核心技術攻關項目不少于10項,產業技術創新水平保持世界領先。
推廣成效方面,全市光伏新增裝機量2GW,光伏累計裝機量達到4.3GW。建設100個“光伏+”鄉村振興行政村,新建公共機構建筑、工業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不低于55%,建設一批零碳(低碳)工廠和園區。
提升優勢產業規模 到2027年硅片出貨量全球第一
對應主要目標,《實施方案》明確了推動產業規模壯大、促進產業強鏈補鏈、加強產業協同發展、推動產業技術創新、加強光伏推廣應用、加強要素保障等6個方面的重點工作。
提升優勢產業規模,促進重點項目投產達效,到2027年,硅片、電池產能分別達到120GW、130GW,硅片出貨量全球第一。招引落地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對產業發展拉動提升作用明顯的高效電池組件項目,補齊產業短板。到2027年,組件產能達到10GW以上。發展模塊化、大功率、數智化新型光伏逆變器,加快企業產能提升及技改項目建設。到2027年,逆變器產能超過76GW。鼓勵企業拓展海外市場,實施走出去戰略,加大產品出口。
錨定產業強鏈補鏈目標,提升配套企業能力,鼓勵配套企業緊盯龍頭企業配套需求,開展增產擴能、數字轉型、智能改造等擴建和技術改造項目,加大新型產品供給。鼓勵鏈主企業與上下游配套企業組建產業聯盟,為配套企業提供產品驗證、試樣場景,推動新產品、新技術迭代升級。加大招引配套企業,到2027年,招引企業新增產值100億元。引育光伏設備企業,到2027年,培育招引設備企業5戶。
打造100個“光伏+”鄉村振興示范項目
在加強產業協同發展方面,強化光伏電站建設協同,支持組件企業和逆變器企業深度合作,提高整體配套能力。推進光伏儲能發展,加強光伏企業與儲能企業戰略合作,促進產業間協同發展。鼓勵企業擴大產業規模,提高制氫裝備研發和制造能力,促進光伏制氫裝備制造產業發展。
西安將支持光伏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組建產業創新中心,建設先進光伏共性技術研發平臺,打通基礎研究、產品開發、概念驗證、中試驗證、企業孵化全流程關鍵環節,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企業融通創新。推動企業開展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重點產品中試平臺建設。鼓勵企業主導或參與制定國際、國家、行業標準。
拓展“光伏+”多場景應用,推進千村萬戶“光伏+”鄉村振興示范,打造100個“光伏+”鄉村振興示范項目,帶動全市農村能源結構綠色低碳轉型。開展“光伏+公共建筑”“光伏+工業廠房”一體化建設,力爭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工業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不低于50%,2026年再提升5個百分點,建設既有建筑加裝光伏電站項目不少于50個。探索建設一批光伏制氫儲氫加氫站,推進光伏綜合能源示范項目建設。發揮我市科創資源優勢,遴選10家單位開展零碳(低碳)工廠和園區試點建設,推動分布式光伏、氫能、新型儲能等低碳技術落地應用。
記者 文艷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