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芊羽
“現在辦事方便多了,很多事情只需要在網上‘一次申請’、提交‘一份材料’就能完成,省去了來回奔波的時間。”5月15日,陜西中世有熙茶葉有限公司財務部負責人王蕊對記者說,“我們的營業執照辦了不止一次,但每次辦理效率都很高。”
“2023年,公司入駐西咸新區涇河新城茯茶鎮時,營業執照和僅銷售預包裝食品備案憑證是合并提交辦理的。今年4月,公司更換法人,早上在網上提交變更申請,下午營業執照就辦好了。”王蕊表示,公司還計劃拓展農副食品等方面銷售業務,持續擴大經營范圍。
優化營商環境,如何讓經營主體有知有感?時限能短則短,讓企業“少等待”;流程能簡則簡,讓企業“少跑腿”;材料能少則少,讓企業“享輕松”……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把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作為優化營商環境、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再發力,不斷提升審批效能,助力企業“加速跑”。
“去年以來,通過流程再造、數字賦能、提升服務,全省已辦結市場監管領域準入準營‘一件事’450余件。今年,我們將持續深化市場監管領域準入準營‘一件事’,推進企業遷移登記‘一件事’和個體工商戶轉型企業‘一件事’集成改革,積極推動電子營業執照應用,進一步為群眾和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省市場監管局登記指導處處長茍新利說。
近年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通過服務型執法,規范企業經營行為,成為企業“貼心人”,讓執法既有“力度”,又顯“溫度”,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多虧了服務型執法,讓我們真正認識到小毛病后面的大隱患,找到了改進方向。”5月14日,旬陽市城關鎮某油坊負責人向黎明感謝市場監管部門幫助自己的油坊越做越好。
去年7月,安康市市場監管綜合執法支隊收到的食品安全抽樣檢驗報告顯示,該油坊生產、銷售的芝麻油含香精類添加劑乙基麥芽酚,不符合國家標準。向黎明堅稱未使用添加劑,并通過“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復檢異議線上辦理平臺”申請復檢。由于原不合格批次芝麻油已售罄,執法人員對另一批產品再次抽檢,結果仍顯示不合格。
結合油坊負責人是首次違法、無主觀故意等因素,市場監管部門對其減輕處罰。與此同時,執法人員并未“一罰了之”。針對油坊負責人堅稱未使用添加劑且現場未發現相關物證的情況,執法部門邀請專家開展全面“體檢式”幫扶。經調查,該油坊散裝銷售芝麻油所用容器系消費者提供的芝麻油盛具,多為收集附近餐飲店的空塑料桶,甚至殘存原裝食用油。芝麻油被污染是多次混裝、倒灌所致。隨后,向黎明在執法人員指導下,對油坊的經營環境、加工工具和包裝容器進行整改。兩周后,油坊產出了合格的芝麻油。
事前“找準脈”、事中“查原因”、事后“開處方”的全過程服務,是陜西市場監管系統探索服務型執法的真實寫照。“今年一季度以來,全省市場監管系統應用服務型執法,不罰、免罰、減罰案件2704件,為企業解難題、辦實事295件。未來,我們將以執法‘小切口’促進營商環境大提升。”省市場監管局稽查局局長段增福說。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