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閆智 實習記者 龐浩楠)5月20日,省委宣傳部、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聚力打好重點領域攻堅硬仗”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安康市委副書記、市長王浩介紹,今年一季度,安康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4%,順利實現“開門紅”。其中,規上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7.8%、11%、7.3%、6.5%,均排名全省第一。
今年以來,安康以“高質量項目推進年”為抓手,完善“謀、投、建、管、用”全周期管理機制。
“1-4月,443個省市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229.2億元,投資完成率41.4%,其中303個新建項目開工率達82.8%。”王浩介紹,西康高鐵隧道工程全線貫通,安嵐高速(嵐皋至陜渝界段)路基施工完成,安康智算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
在項目謀劃儲備方面,安康搶抓國家政策機遇,申報2025年“兩重”“兩新”項目69個、總投資48.5億元,申報專項債券項目272個、總投資572.4億元,累計獲得中省政策性資金支持8.6億元。同時,深化蘇陜、津陜協作,開展央企省企進安康活動,征集2025年重點招商推介項目342個、總投資1600億元,引進涉重點產業鏈項目118個,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安康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升級之路,確定富硒食品、新型材料等9條重點產業鏈,實施綠色工業、科技型企業等5個倍增計劃及預制菜、毛絨玩具2個倍增行動。”王浩介紹,今年一季度,全市工業投資增長31.4%,其中,制造業投資增長35.1%、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41.5%;新增“五上”企業156戶,創三年同期新高;民營經濟增加值占比60.2%,居全省第一。
在消費市場方面,安康以旅游引流和以舊換新為突破口,策劃“春來早”旅游季活動2000余場次,一季度接待國內游客數量和游客總花費分別增長15%、13.1%。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累計補貼資金1.4億元,帶動消費9.15億元,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0.2%,增速全省第一。
近年來,安康始終把生態保護作為首要政治任務,連續三年在全省污染防治攻堅戰考核中獲優秀等次。
據介紹,安康常態開展秦嶺“五亂”問題排查整改,中心城區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765、優良天數127天,排名全省第一;1-4月,城市水環境質量指數2.9665,漢江出陜斷面水質穩定在Ⅱ類以上標準。頒布實施《安康市河道管理條例》《安康市生態旅游促進條例》,以法治手段守護生態底線。
在普惠民生方面,安康統籌推進“三個緊密型共同體”建設,組建城鄉教育共同體100個,覆蓋師生23.6萬人;建成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12個,下沉醫技人員1344人;建設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共同體總中心9個,結對幫扶725個村。實施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項目,“縣級國企帶鎮村”等勞務組織模式全國推廣,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3.1萬人,高校畢業生幫扶就業率92.55%,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王浩表示,安康將以“三個年”活動為總抓手,聚焦“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謀篇,依托西康高鐵明年通車的機遇,加快融入“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構建“生態旅游引領、綠色工業主導、富硒農業奠基”的產業體系,努力在全省高質量發展中貢獻安康力量。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