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兒這個小段咱不說三國,也不聊水滸,來說說咱老百姓最貼身的寶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在西安市“民法典進企業”的文藝匯演現場,碑林區司法局兩名司法行政干警自編自演的相聲《老王的“民法典賬本”》,以幽默詼諧的語言講述了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與民法典息息相關的瑣事,引得臺下觀眾笑聲不斷,掌聲連連。
“這兩名司法行政干警是我們碑林區‘法治文藝小分隊’的成員,”區司法局副局長姜一曲介紹道,“‘法治文藝小分隊’的成員是二十余名司法行政系統的年輕人,包括司法行政干警、公證員、律師、調解員等法律工作者,他們將法律知識融入到小品、相聲、歌曲、舞蹈等節目中,在‘12·4’國家憲法日、‘4·15’國家安全日、民法典宣傳月等重要普法時間節點深入機關、企業、學校、社區等地開展法治文藝匯演,把生動詳實的法治知識,通過豐富多彩的節目傳遞給身邊人,受到了廣大市民朋友的熱烈歡迎。”
“法治文藝小分隊”是碑林區近年來法治文化建設的縮影,“八五”普法開展以來,碑林區堅持把法治文化建設作為法治碑林建設的重要內容,創新“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法治文化載體,有效推動“法治碑林”品牌建設更加鮮活、更接地氣、更好傳播。
“霍總什么時候出續集?”“女主也太漂亮了吧!”“林城女秘金馬影后!”……今年以來,在“法治碑林”視頻號的后臺經常會收到這樣的留言和互動,粉絲們催更的《重生之我在霸總劇里當法律顧問》系列微短劇由“碑小司來咧”融媒體工作室進行編導,自從上線憑借霸總短劇的題材、幽默風趣的劇情設計,以及劇中法律知識的巧妙融合,迅速獲得廣大網友們的關注和喜愛,今年以來更新四集,累計播放量突破3萬余次。
不止霸總短劇,今年以來,“碑小司來咧”融媒體工作室先后推出眾多有特色普法視頻作品:聯合區教育局拍攝“碑小司法治課堂”5期,在開學季、寒暑假、憲法日等時間節點向孩子們“云端送法”,目前累計播放量突破5萬余次;聯合區婦聯開設的“婚姻家事課堂”已推出10余期,累計播放量2萬余次;今年以來拍攝“直擊調解現場”情景調解劇2期,真實事件改編成案例后,由青年司法行政干警進行演繹,播出后受到群眾一致好評……
近年來,區司法局打破技術壁壘,把懂法律、懂技術、懂宣傳的人才糅合在一起組建“碑小司來咧”融媒體工作室。工作室的作品不僅在《法治日報》《司法所工作》《陜西日報》以及新華社、陜西衛視、西安市電視臺等傳統報刊媒體上刊發出鏡,“法治碑林”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也常年位居全省司法行政系統前列,同時還打造了“律政先鋒”法律服務團、“螢火微光 與法同行”青年志愿服務隊、“老菜場法治集市”、“法治會客廳”等線下普法品牌,“線上+線下”多渠道講好碑林法治故事。
如今,漫步在古韻古香的碑林區,你會在興慶公園東南角看到唐元素和法治文化相結合的法治文化雕塑和展板,你也可以在民法典宣傳月、憲法宣傳周等重要時間節點看到大街小巷的LED屏推送醒目法治標語,打開手機關注“法治碑林”公眾號和視頻號就能定時收到“以案說法”“追劇普法”“新法速遞”等眾多普法文章和視頻,你的孩子在學校會聆聽到“法治副校長”的諄諄教誨,你的父母可以在“社區法律學堂”接受法律熏陶,你的企業也有律師上門“法治體檢”……
搭建文化“大舞臺”,唱響法治“好聲音”。下一步,碑林區將持續深入推進“八五”普法規劃,創新理念、創新內容、創新載體、創新品牌,不斷提升法治宣傳教育實效,彰顯碑林法治文化魅力,用百姓喜歡的方式唱響法治“好聲音”,為“六個碑林”建設營造濃厚的法治氛圍。(碑林區司法局 雷孟軻)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