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濤
保護野生動植物,就是守護我們的美好家園。連日來,西安公安全力守護“生態綠”,用實際行動多舉措織密野生動植物“保護網”。
突擊檢查
嚴厲打擊涉野生動植物違法犯罪行為
近日,公安蓮湖分局聯合區市場監管局、街辦和動物保護站等部門成立專項執法工作組,對轄區農貿市場累計開展11次突擊檢查,查獲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鳥類8只;依法傳喚調查14人,采取刑事強制措施2人。
緊盯市場,公安新城分局在轄區大型農貿市場設置宣傳公告,通過印發鳥類等野生保護動物圖集,暢通舉報渠道,加強巡查檢查,引導商戶合法經營,切實從源頭上切斷野生動物非法出售渠道。截至目前,新城警方已檢查商戶147家次,未發現出售野生鳥類情況。
公安雁塔分局在全區范圍縱深推進整治破壞野生鳥類違法犯罪專項行動,成立工作專班,對轄區花鳥魚蟲市場和新秦美花卉市場全面開展摸排整治,共對轄區58家餐飲商戶、8家鮮切花商鋪、45家水族店、3家寵物店、4家鳥類經營戶等進行逐一檢查,嚴查非法經營行為。
據西安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日前全市已掀起新一輪嚴厲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對非法獵捕、殺害珍貴瀕危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發現一起,打擊一起。
公安機關提醒廣大市民群眾,保護野生動物、維護生物多樣性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請嚴格遵守法律法規,自覺抵制購買、食用、飼養非法來源的野生動物,積極舉報相關違法犯罪線索,攜手守護綠水青山。
全面排查
筑牢野生動植物保護防線
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等是野生動植物生存的根基。為保護好上述區域,西安公安加大了對重點區域的巡查監管力度。
“連日來,我們組織民警仔細檢查重點區域,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存在非法獵捕工具的角落。”近日,周至縣公安局抽調機關警力70余人,支援轄區16個派出所,在轄區積極開展嚴厲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
聚焦濕地、河流等野生動物棲息地,公安灞橋分局的民警們定期對這些區域進行巡邏,防止非法捕撈、狩獵等行為的發生。
伴隨保護野生動植物工作的持續深入推進,全市各級公安機關通過加大排查力度、加強市場清查整治,全力筑牢野生動植物保護防線。
暖心救助
讓“落難”動物平安“回家”
在保護野生動物的同時,一場場警民攜手救助野生動物的暖心守護持續上演。
“我們在路邊發現一只受傷的野生鳥類,疑似保護動物,麻煩快來看看。”6月11日,接到群眾報警后,藍田縣公安局華胥派出所民警成功救助一只翅膀受傷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紅隼。
6月13日,熱心市民與公安經開分局民警接力救助了一只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游隼。經西安城北野生動物急救站專家全面體檢,這只游隼是一只幼鳥,除輕微脫水外并無其他嚴重傷病。
6月初,公安鄠邑分局渭豐派出所與轄區內群眾攜手,成功救助一只誤入居民家中的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狗獾。目前,這只狗獾已被送往林業部門野生動物救助站接受進一步救助。
“救助野生動物的感人故事日益增多,說明大家保護生態環境、愛護野生動物意識已明顯增強。”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
科技賦能
護航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
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西安公安積極探索運用科技手段,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持續賦能。
地處秦嶺北麓的長安、鄠邑、周至、藍田等沿山區縣,利用視頻監控系統,對重點峪口、自然保護區等關鍵部位實施24小時不間斷監控,及時發現和處置違法犯罪行為。
西安市公安局森林和水源地保護公安局的民警充分利用無人機巡查速度快、覆蓋范圍廣、不受地形限制等優勢,多點位、多頻次對涉林重點區域進行空中偵查。
在秦嶺山區,民警們操控無人機,對人跡罕至的野生動物棲息地、珍稀植物生長區域等進行全方位巡查,及時發現非法獵捕、盜伐濫采等違法犯罪行為及線索,通過拓展監管范圍,提高工作效率。
公安蓮湖分局建立“7×24 小時”網絡巡查機制,在網絡的浩瀚海洋中精準捕捉“暗語交易”線索,如“山貨”“野味”等隱蔽表述,讓違法犯罪行為無處遁形。
廣泛宣傳
讓保護理念深入人心
野生動植物保護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支持和參與。連日來,西安市公安局積極組織民警深入基層,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讓保護野生動植物理念深入人心。
“這些是國家保護動植物的圖片,大家認一認,一旦發現有人販賣,請及時打電話報警。”連日來,新城公安創新采用“線上+線下”立體宣防模式,全方位編織普法宣傳網,積極在轄區營造全民知法守法、共同守護生態的濃厚氛圍。
針對不同群體,西安公安采用進社區、進學校、進農村、進企業、進市場,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張貼宣傳海報、設置咨詢臺、開講座等方式,積極向市民群眾普及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法律法規、重要意義以及相關知識。
為充分調動群眾保護野生動植物的積極性,西安市公安局積極發動群眾參與保護工作,通過建立健全舉報獎勵機制,鼓勵群眾積極舉報非法獵捕、販賣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行為;同步加強與愛鳥協會、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等社會組織的合作,形成工作合力,倡導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秦嶺生態保護,讓西安的山水更秀麗,讓野生動植物生存繁衍更自由。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