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第十三個“全國低碳日”,今年的主題為“碳路先鋒 綠動未來”。當日上午,由省生態環境廳、西安市生態環境局聯合舉辦的2025年“全國低碳日”陜西主場活動暨西安市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主題宣傳活動在西安幸福林帶幸福劇場舉行。
活動現場啟動上線了陜西省“碳惠三秦”碳普惠平臺,發布了《陜西省碳普惠方法學(地鐵)》《陜西省碳普惠方法學(公共汽車)》2項方法學,以“互聯網+大數據+碳金融”為核心支撐,形成“政府+企業+個人”多方參與局面,構建具有陜西特色的碳普惠體系。活動現場還發布了西安市減污降碳卡通形象“綠小安”。
近年來,我省聚焦“雙碳”目標要求,著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堅持減緩和適應并重,把綠色低碳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2024年,全省新能源裝機規模超過5500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的47.2%,國家級綠色工廠198家、綠色工業園區10個、綠色供應鏈9家。全國碳市場第三個履約周期我省履約率100%,配額成交量3534萬噸,實現交易25.3億元。
據了解,商洛市、銅川市、西咸新區入選國家深化適應型城市試點,西安市入選國家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城市。留壩縣《踐行低碳理念,共筑綠色家園》、灃西新城《逐“綠”前行“碳”索未來 為高質量發展賦能》被生態環境部評為2025年綠色低碳典型案例。
(記者 李榮)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