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第七次陜西省自強模范暨助殘先進事跡報告會在西安舉行。報告團由9名成員組成,他們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行業,有著不同的經歷,用震撼人心的奮斗故事,勾勒出三秦大地上殘疾人事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畫卷。
自強不息:黑暗中綻放生命之光
全國自強模范高強,16歲失明的他,曾因一句“”的稱呼痛不欲生。但當知道父親為湊手術費熬白了雙鬢,他毅然踏上千里求學路,最終成為擁有5家連鎖機構的盲人按摩行業領軍者,累計幫助137名盲人掌握技能實現就業。“當我能帶給別人幫助時,深陷黑暗也能化身為光。”他成功打造出集醫療康復、技能培訓、就業幫扶于一體的優質殘疾人就業平臺,以創新實踐引領盲人按摩行業轉型升級。
助殘扶弱:用專業托舉生命尊嚴
全省自強模范、商洛公益人馬華用16年輪椅行程丈量人間大愛。高位截癱的他駕駛三輪車穿越80座城市,募集善款1000多萬元,為1200名貧困學子送去助學金。“醫生說我只能活3年,如今22年過去了,我用輪椅畫出生命的等高線。”他帶動受助者反哺社會,曾獲他鼓勵的殘障青年成為“陜西好人”,曾經的受助者蛻變成“中國好人”,讓公益之路在傳承中越走越寬。
全省殘疾人工作先進個人、寶雞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蔣志瑛用12年堅守讓特教生涯綻放光彩。從29名初始生到省級示范特教學校,她開發“生活技能節”“教康結合”模式,讓視障學生強強從哭鬧不止到獨立生活,聽障學生晨琪從無聲世界舞進中國殘疾人藝術團。12年來,16名學生考入大學、108名學生順利就業,是她交出的最美答卷。
全省自強模范、陜西閃亮億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沂萱展現了科技助殘的新可能。肢體四級殘疾的她打造“閃亮星”基地,累計培訓殘疾人232人,孵化企業20家,直接帶動就業人數突破500人,帶貨成交額破億元。“AI語音識別能幫言語障礙者直播,智能設備可提升肢體障礙者效率。”她用“科技+助殘”實踐證明,互聯網時代殘疾人完全能在新業態中實現高質量就業。
醫者仁心:創新實踐繪就助殘同心圓
全國殘疾人工作先進集體西安中醫腦病醫院黨委書記、院長宋虎杰為大家分享了一群來自不同國家的特殊兒童在助殘陽光下重獲新生的真實故事。這些故事是該院30年助殘工作的縮影,更是白衣天使與公益人“用生命點亮生命”的見證。多年來,他們累計承擔了50多個康復救助項目,開展公益活動2000余場,為5萬余人次提供了康復救助。
這場巡回報告會展現的不僅是65名全省自強模范、48個先進集體的奮斗群像,更揭示出殘疾人事業發展的密碼——當自強者突破極限、助殘者傾注專業、社會各界凝聚合力,“平等、融合、共享”的愿景便不再遙遠。據悉,報告團近期將深入地市開展巡回宣講,讓三秦大地的自強與助殘精神持續傳遞,為更多生命點亮希望之光。
記者 王嘉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