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南縣環境分局積極創新執法模式,通過六項精準措施規范優化執法方式,實現執法監管與服務企業有機融合,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執法效能,優化營商環境。
依法規范履職,深化全流程執法服務。以“送法入企”活動為抓手,將法治宣傳貫穿執法全過程。嚴格遵循“事前積極預防、事中審慎裁量、事后引導整改”的執法理念,在執法前主動向企業普及環保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提前預警環境風險;執法中堅持過罰相當原則,精準適用法律條款;執法后建立整改跟蹤機制,指導企業制定整改方案,幫助企業提升環境管理水平,構建“普法—預警—整改”全鏈條執法服務體系。
統籌強化執法監管,減少涉企干擾。嚴格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的意見》、生態環境部《關于進一步規范生態環境執法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及省環境廳相關通知要求,推動局機關業務股室與執法大隊入企幫扶深度融合,實行“一次檢查、多項覆蓋”,避免重復檢查、多頭檢查,最大限度減少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干擾。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以公開透明促規范執法。
科技賦能執法升級,提升精準監管能力。加快污染源實時自動監控平臺、治污設施用電用能監控平臺及排污口視頻監控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結合衛星遙感、無人機巡查、走航車監測等高科技輔助執法手段,推動執法模式從“人防為主”向“技防優先”轉變。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依托科技手段精準鎖定監管對象和問題線索,大幅提升環境執法的智能化、精準化水平。
實施正面清單管理,強化正向激勵。建立生態環境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將治污水平高、環境管理規范、守法記錄良好的企業納入清單管理,實行“按月動態調整、無事不擾”的監管模式。對清單內企業減少常規檢查頻次,優先采用非現場監管方式,充分發揮守法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通過正向激勵引導更多企業主動提升環境管理水平,營造“守法激勵、違法懲戒”的良好氛圍。
深化助企惠企服務,優化執法營商環境。圍繞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打好“八場硬仗”工作要求,持續開展“送法入企”“精準普法”活動,幫助企業明晰環保法律責任和合規要求。建立企業環境風險提醒機制,提前介入指導企業排查整改環境隱患,從源頭降低違法風險。嚴格落實《陜西省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自由裁量基準》,全面推行“首違不罰”“輕微免罰”等柔性執法政策,在嚴守法律底線的同時體現執法溫度。健全企業執法評議制度,定期開展企業“接待日”活動,暢通企業反饋渠道,及時解決企業合理訴求,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強化內外協同聯動,凝聚執法合力。嚴格落實《商洛市生態環境保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辦法》,加強與公安、檢察、審判等司法部門的協作配合,建立環境違法犯罪線索快速移送、案件協同辦理機制,形成對環境違法行為的強大震懾。加強與市級生態環境部門、縣區分局的執法聯動,健全執法信息共享、聯合執法、違法線索互認等工作機制,實現跨區域、跨部門執法協同,不斷凝聚生態環境執法合力。(來源:商洛生態環境)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