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排骨、洋蔥炒肉、炒花菜、番茄炒蛋。”高新區興隆街道三堰社區助食堂內的宣傳板上寫著當天中午的菜單。家住三堰社區的張大爺告訴小新:“最近,社區助老食堂開始試營業了,我中午都在家門口的食堂吃飯。”
菜品營養豐富、價格實惠便宜,最近每到用餐時間,三堰社區助老食堂聚滿了老人。大家一邊吃飯,一邊同熟悉的鄰居聊天。助老食堂,成了老人們的歡樂驛站。值得一提的是,助老食堂并非只針對老年人開放,而是面向社區所有年齡段的居民,一天供應早、午兩頓飯。無論是上班族趕時間來吃份早餐,還是帶孩子的家長來解決午餐,都能在這里找到合適的選擇。
在高新區,社區服務將各類服務資源整合嵌入社區,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服務。三堰社區的助老食堂聚焦社區老年人 “吃飯難” 問題,為居住在本社區的老人量身定制了優惠餐食方案。“60 歲-80歲的老人用餐可享8折優惠,80歲-90歲老人享7折優惠,90 歲以上老人則可免費用餐。”社區工作人員告訴小新,根據不同年齡段,三堰社區助老食堂推出了階梯式優惠,也讓不同年齡段的老人都能感受到社區的溫暖。
除了滿足社區居民在“家門口”吃到實惠的一日三餐的生活需求,高新區還將社區服務持續延伸,把便民集市開到了群眾“家門口”。推拿、針灸、穴位貼敷、中藥飲品;便民理發、衣物縫紉、鍋具清洗……在高新區細柳街道紫薇田園都市文化廣場開展的便民市集,不僅為廣大市民帶來了別開生面的全新中醫藥體驗,還為大家提供了多種便民服務。
“在家門口就能理發、擦鞋,還能體驗專業中醫服務。”家住西安高新區市民孫先生告訴小新,自己剛剛做了推拿,感覺很不錯,沒想到在家門口的集市能體驗這么多日常生活所需的服務。
集市上,各醫療機構現場“搭臺擺攤”,紛紛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其中,中醫適宜技術體驗區早早就排起了長隊,群眾先后體驗拔罐、刮痧、耳壓、貼敷、艾灸等多種傳統療法,沉浸式體驗了中醫藥文化的獨特魅力。理發、擦鞋、縫補衣物等攤位前早早就排起長隊,熱情的態度,優質的服務,讓每一位到場的居民嘴角都揚起了幸福的微笑。
便民集市“小陣地”,服務百姓“大民生”。在高新區,開在家門口的便民集市,將各類“定制”服務集聚到社區、延伸到小區,小小的集市匯聚了群眾所愿,創新了社區服務模式。
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優質的公共服務,是“關鍵小事”,更是“民生大事”。高新區積極推動城市公共服務設施有機嵌入社區,將公共服務項目延伸覆蓋至每一個社區,不斷提升轄區居民生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張楚翌 高新融媒記者 許丹)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