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記者從省檢察院獲悉:2021年以來,陜西檢察機關依法起訴環境資源犯罪2215件,辦理民事、行政案件604件,辦理公益訴訟案件19493件。44件案件入選全國檢察機關典型案例。
省委、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視生態環境檢察工作,出臺一系列支持檢察機關開展公益訴訟、加強法律監督的意見和決定。全省檢察機關注重協同發力、踐行多元共治,推動陜西生態環境檢察工作開創新局面。省檢察院與省秦嶺辦、黃河上中游管理局等40余家單位建立了26項府檢聯動協作機制;與省水利廳聯合開展了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保護專項監督行動,與省公安廳等單位聯合開展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與省法院聯合印發在檢察公益訴訟工作中貫徹落實民法典精神等3個會議紀要,共同發布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典型案例10件,共建生態環境司法保護基地44個;與豫鄂渝川甘青6省市建立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檢察監督跨區劃協作協議機制,與山西建立晉陜大峽谷協作機制;在秦嶺、黃河、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保護以及荒漠化治理等方面,與毗鄰省份協同共治,凝聚檢察保護合力。
“我們重視激發社會公眾參與保護的活力。省檢察院與省環保志愿者聯合會等7家環保組織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招募‘益心為公’志愿者2900余人。全省各級檢察機關積極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學者、社會公眾參與辦理生態環境案件,匯聚公眾智慧與力量。在陜西,‘檢察+社會’的環境保護模式和生態環境治理共同體已從藍圖變為現實。”省檢察院相關負責人說。
(記者 張英)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