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全運會,在中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升級中,逐步邁向全民體育的拐點,并對承辦城市軟實力的提升有巨大作用。以在濟南舉辦的第十一屆全運會來說,有相關報道稱:“濟南的城市建設速度,比原計劃快了五年以上。”那么,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十四運會將給西安帶來什么呢?
首先,提速了西安城市建設步伐、加大了城市建設力度,拓展了城市骨架,推動了各行各業發展。
作為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全運會選擇了西安,給西安帶來了機遇和動力。近年來,西安以承辦全運會為契機,推動城市發展,提升城市管理和建設水平,城市面貌煥然一新。位于西安東軸線上的十四運會主場館西安奧體中心,不僅是西安實施“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空間戰略的核心區域,也將成為帶動西安東部區域面向世界的時尚新窗口,推動西安外圍新城的迅速崛起。
其次,體育場館是一屆大型賽事為舉辦地留下的最直觀的財富。
近幾屆全運會的舉行,使人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體育場館建設的長效功能——將場館建設與城市布局有機統一,為城市發展和人民生活服務。無論是宏偉壯觀的“石榴花”——西安奧體中心,還是智慧、綠色的全運村以及景觀優美的室外廣場,設計之初就進行了“即時效應”與“賽后效應”統籌規劃。全運會后,這里將成為一個集體育競賽、會議展覽、文化娛樂和休閑購物于一體的市民公共活動中心,成為西安國際化大都市的體育中心、文化中心和會展中心。
再次,一屆大型賽會,是帶動一個城市的系統工程。
全運會,除了它固有的體育屬性,也將通過房地產、環保、旅游、高科技等相關配套產業對社會經濟產生直接的促進作用,通過旅游、餐飲、物流、商貿等相關產業產生一定的帶動作用。譬如,舉辦六運會時建設的廣州天河體育中心,使周邊成為城市新的中心地帶。舉辦十運會時投入使用的南京奧體中心,迅速帶動了周邊新城的開發。舉辦十一運會時建設的全運會歷史上首個全運村和媒體村,不僅使全運會的組織工作更為規范順暢,還取得了不俗的經濟收益。
最后,全運會還將改變居民生活方式,提升市民參加體育健身的意識。
全運會的舉辦,更好地培養和激發了民眾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熱情。歷屆全運會籌委會都會統籌考慮城市資源的充分利用,場館分布與打造市民“15分鐘健身圈”密切聯系。十四運會結束后,西安奧體中心作為西北最大的體育中心,將成為西安市民健身活動的重要場所。西安奧體中心游泳跳水館也將對市民開放,成為市民水上娛樂的場所。市民健身活動場所大幅度增加,市民到達身邊運動場所的時間大大縮短。
一次盛會,必然升級一座城市!全運會首次選擇西部地區,彰顯出國家進一步深化西部大開發和“一帶一路”建設的信心!
一次盛會,必然升級一座城市!全運會的社會效應必然由體育成就展示,通過全民分享延伸,實現價值最大化……
我們拭目以待。(邢小俊)
編輯: 史青青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