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鄭銳華
□ 記者 滿淑涵
打開西安外國語大學官方網站,進入黨委統戰部頁面,“統戰動態”“熱點聚焦”“統戰風采”等欄目內容精彩紛呈,“統戰知識”“建言獻策”“資料下載”等板塊貼心又實用。
“高校統戰工作歷來是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統戰工作者,要主動適應新時代新要求,走好網上群眾路線,用新媒體新形式講好統戰故事。”在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委員、統戰部部長鄭銳華的微信朋友圈里,經常會出現圖文并茂的“爆款”產品。在他看來,用溫暖的筆觸去記錄,用生動的鏡頭去定格,用明快的短視頻去表達,聚集點滴“微”力,引導同心助力,形成工作合力,高校統戰工作就拓展了新陣地、打開了新窗口、注入了新活力。
“微”力體現在何處?創辦“愛國奮斗·建功立業”同心大講堂,開展“立足新時代展現新作為我為發展獻一策”活動,設立“人大代表傾聽日”,組織收看《大道薪傳》紀錄片,策劃實施每月主題實踐活動……從“統戰動態”中尋找工作足跡,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體現在統戰工作的細微之處。
“統戰工作也要講求宣傳藝術,讓更廣泛的統戰對象主動參與、樂于接受,從而收到良好的傳播效果。根本來講,還是要在活動組織策劃上多下細功夫。”鄭銳華以每月一次的實踐活動舉例說,“活動前期,我們會結合時事熱點確定主題,并發放調查問卷征求統戰對象意見建議,根據大家的教學需求、研究課題、關注領域等設計考察調研路線,務求節奏緊湊、內容豐富、卓有成效。”
大荔縣是省委統戰部、省委教育工委組織高校統一戰線開展“同心·追趕超越 助力鄉村振興”活動的試點縣。2021年4月,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統戰部積極響應號召,組織統一戰線各界人士代表赴大荔開展教育幫扶活動,在大荔中學建立優質生源基地和大學生校外實習基地,雙方還就中學英語師資建設與培訓、小語種日語教學、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智慧校園建設數據融合等進行了深入的交流討論。
今年以來,統戰工作校地合作進一步深化,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統戰部組織專家赴大荔縣開展調研活動,緊密結合本校實際和學科專業特色、統戰資源稟賦,發揮人才優勢、智力優勢、科研優勢,就大荔縣“農旅融合”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還聯合大荔縣委統戰部、大荔縣教育局舉辦線上高考日語考前輔導公益講座,為高考日語考生奉獻了干貨滿滿的“充電錦囊”。
“當我們最拿手的遇上對方最需要的,供需‘齒輪’完美契合,我們就能為發展添上一把力。”談及同心助力,鄭銳華說,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在百年奮斗歷程中,我們黨始終把統一戰線擺在重要位置。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高度重視統戰工作,將統戰工作列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每年印發統戰工作要點,緊扣大團結、大聯合主題,強化思想政治引領,畫好統戰“同心圓”。同時,注重加強與上級部門、地方統戰部門和兄弟院校的交流學習,借鑒校外統戰工作經驗,補齊短板、突出優勢,進一步在加強黨外知識分子隊伍建設、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等方面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方法。
統戰工作對象主要是有代表性的黨外人士、通過他們做所聯系群眾的工作,達到“一根頭發”帶動“一把頭發”的效果。“這也就是統戰工作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重要所在。”鄭銳華說,為了做好與黨外人士聯誼交友工作,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統戰部主動服務統戰人士,為大家創造聯誼交友、學習交流、干事創業的平臺和機會,還鼓勵各類統戰人士發揮專業和特色優勢,把準方向、積極作為。
在出任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委統戰部部長之前,鄭銳華先后在學校學工部、校友總會等部門任職,總結這些角色經歷,他認為“都是做人的工作”“都要服務學校發展、服務師生成長、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這也讓他對高校統戰工作有了更深層的理解——統戰部服務統戰人士、統戰人士服務發展,這樣的雙向互動模式更有利于激發統戰工作新效能。
百年統戰的歷史經驗說明,統一戰線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強大法寶。邁進新征程,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這一偉大創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統一戰線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明晰歷史方位和責任使命,自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來思考、來行動,做到“黨和國家中心任務推進到哪里,統一戰線的力量就匯聚到哪里、作用就發揮到哪里”。
截至2022年底,西安外國語大學黨外知識分子中有歸國留學人員367人,占目前在崗教師總數的34%。鄭銳華概括介紹說,學校統戰對象具有高知多、海歸多、年輕化的特點,他們學歷高、職稱高、業務水平高、專業領域代表性強,在思想上愛國敬業,在生活中勤奮上進,在業務上博學精干,在工作中創新有為。“因此,我們要時刻做到底數清、情況明,交真心、聽真話,不斷提高統戰工作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團結黨外知識分子當好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親歷者、建設者。”
連續三年獲陜西高校統戰工作先進集體;連續兩年獲全省統戰工作、信息工作先進集體;統戰理論研究論文獲2022年全省統戰理論成果三等獎、西安市優秀統戰理論研究二等獎……榮譽標記過去,更砥礪未來。鄭銳華表示,將認真總結經驗做法,強化理論武裝,當好黨外知識分子的“引路人”“搭臺人”“知心人”,推動學校統戰工作再上新臺階。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