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說法有些夸大,荔枝中的糖分雖然可能被轉化為酒精,但量很低,別吃太多就不會觸發檢測警報,更不會引起血液中酒精濃度超標,只要復測就能解除酒駕嫌疑。
荔枝含糖量很高,當荔枝破損或長時間存放時,果皮和果肉表面的酵母菌會將糖分分解為二氧化碳和乙醇,也就是酒精。除了荔枝自身可能含有酒精外,人們在咀嚼荔枝時,糖分會殘留在口腔中,口腔內的部分細菌也會在無氧環境下將糖轉化為酒精。
雖然口腔內微生物產生的乙醇量極少,但因呼氣式酒精檢測儀高度靈敏,仍可能在短時間內被檢測到因此如果食用大量荔枝,短時間內可能會導致呼氣中含酒精,進而被判定為“酒駕”。
但是也不用慌,畢竟吃荔枝與飲酒還是不同的,因為吃荔枝后造成呼氣中含酒精的現象不會持續太久,可以跟交警說明自己吃了荔枝的情況,提出過十多分鐘再復測,這樣就檢測不出酒精了。除此之外,還可以申請血液酒精檢測,因為吃的那點荔枝,很難造成血液中酒精含量的變化,更別提達到酒駕、醉駕標準了。
總之,吃鮮荔枝雖然有可能導致儀器報警,但不會讓你真的因為酒駕受處罰,事實上,公安交管部門對此也有此類提醒,只要及時告知執法人員自己吃了荔枝,檢查通過后就沒問題。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