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療隊員救治當地患者
□記者李彥伶
2000年以來,中非深入進行醫療衛生合作,為維護非洲人民健康,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馬拉維共和國位于非洲東南部,是聯合國公布的世界上最貧窮國家之一。2007年12月,馬拉維與中國建交,2008年6月,中國援馬拉維第一批醫療隊便進駐馬拉維首都卡姆祖中心醫院及北部的姆祖祖中心醫院開展工作。
2018年9月6日,記者通過電話采訪了在馬拉維的第6批中國援馬拉維醫療隊隊長樊江波,他是西安交大二附院的醫生。
樊江波講述了在馬拉維醫療援助中的一些故事。他說,“我們要做馬拉維人民信任的中國醫生”。今年6月的一個上午,“我正在病區查房,一陣嘈雜的聲音引起了我的注意。當天上午,一位22歲的患者,因自然流產后下腹痛21天轉診至卡姆祖中心醫院。入院后病人情況較差,唯一的血常規檢查提示嚴重感染及重度貧血。患者病情一刻不能耽誤,我們立刻對患者進行了檢查并予以清理、沖洗,進行術后抗感染治療,患者逐漸康復。”
經過悉心治療,這位年輕的的姑娘出院時,拉著醫生的手久久不愿松開,淚流滿面連聲說謝謝!
醫療隊的付出贏得當地人民的信任。
今年8月,一位31歲的HIV陽性患者由一百多公里外轉診至卡姆祖中心醫院。經檢查,患者有巨大宮頸肌瘤,術前檢查盆腔粘連嚴重。當地主管醫生從未做過宮頸肌瘤切除術,即使切除子宮也異常困難,決定放棄手術。
“絕不能放棄,如果錯過這次手術,患者將永遠失去手術機會。”援馬醫療隊毅然決然地承擔起手術任務。
因患者病情復雜,手術難度增加。經過數小時的手術,援馬醫療隊完整切除患者子宮肌瘤和腺肌瘤,保留住了子宮。醫療隊還親手教給非洲醫生新的肌瘤剔除縫合止血方法。術后,患者生命體征平穩,手術獲得成功。本次手術贏得了在場非洲醫生的陣陣掌聲。“躺在病床上的患者感動地向我們豎起大拇指。”
“記得第一天在科室工作時,我帶著非洲同事查房,遇到了三例極重度貧血患者,治療效果很差。詢問住院醫生后才知,這種情況在科里比較常見。由于檢查手段局限,很多貧血病因不明。出于職業的本能,在我的堅持下,患者進行相關檢查后發現,造成這三例極重度貧血的原因就是瘧疾,并且均合并營養不良。”樊江波說,在抗瘧治療的同時給予輸血等糾正貧血治療后,患者血紅蛋白才緩慢回升。
馬拉維當地物資匱乏,條件艱苦。援助馬拉維的醫療隊隊員克服生活和工作中的困難,用實際行動書寫著“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精神。
樊江波說:“我們醫療隊通過傳、幫、帶,手把手教給非洲醫生先進的醫療技術,這個優良傳統從第一批醫療隊來到馬拉維,一直傳到今天。我們的醫療隊是一支當地人民信任的醫療隊,也成為中非友誼的見證者。”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