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晶 文/圖
“我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受益者。”省政協委員、西安蒜泥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西安創業大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少毅驕傲地說,“創業4年,公司擁有超過400名員工,業務已經走向了全國。”
生于1988年的楊少毅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讀研二時,獲得了2000萬元投資。楊少毅與團隊其他小伙伴將公司起名為“蒜泥”。
12月20日,省政協社法委走訪團省委舉行座談時,楊少毅向大家介紹了“蒜泥”的由來。
“因為我們創業團隊的小伙伴都很愛吃火鍋中的蒜泥油碗兒!”他的介紹引得在場聽眾一片笑聲。實際上,是因為“蒜泥”是“狻猊”的諧音。傳說“狻猊”是龍生九子中的一子,是獅子的化身,也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楊少毅說,“文殊菩薩象征著智慧,而狻猊象征著耐心。我認為這是創業者最該具備的兩種品質。”
“如今,我們是國家級的科技孵化器,國家級的眾創空間。”楊少毅介紹了這支年輕團隊的成績,目前,他們已在全國范圍內擁有19個眾創空間。“我可以驕傲地說,我們是西北最大的民營眾創空間,專業化的管理組織,入駐企業超過600家。”
楊少毅團隊2015年、2016年開始圍繞人工智能及三維人體重構技術創業,2018年將技術落地到健身和康復產業,形成了一款三維體型追綜儀,僅用一年時間,產品就鋪滿了全國165個城市。
如今,除了做創業企業的孵化外,他們團隊也致力于自身核心技術和產品的研究。
“我們認為,真正的創新應該是從娃娃抓起,所以我們最新的一個教育板塊叫作‘蒜泥樂博’。”楊少毅說,“蒜泥樂博”致力于創客教育和機器人教育。如今,“蒜泥樂博”在西安現在有9個直營的校區,全國范圍內已經有了9個加盟校區,并且在西安與30多所中小學校開展合作。
蒜泥科技現在擁有一個科技自媒體——Makerbeta超能實驗室。據介紹,該自媒體在全網以視屏為載體,播放量超過15億,粉絲量超過500萬。
“我在2018年榮幸地成為一名省政協委員。”在履職的這一年中,楊少毅第一次深入參與到參政議政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到政協為推進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發揮的積極作用。
“我在政協這個‘大學校’‘大家庭’中,豐富了知識,結交了朋友。在深入基層調研、體察民情中,在委員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中,我感到委員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是一種社會責任和政治責任。委員要立足本職崗位,積極履行職責,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楊少毅說。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