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底,陜西省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數量達774萬,占全省總人口比例19.6%,超出全國18.7%的平均水平,且每年以約3%的速度增長,預計2035年老年人口達到峰值,占比超過30%。面對社會老齡化程度呈現日益加深的趨勢,如何實現“養老自由”,破解“養老焦慮”?讓老年人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晚年,成為新時代中國式養老必須回答好的陜西命題。
錨定養老“國之大者”,陜西省民政廳始終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來答卷,瞄準老年人“急難愁盼”,抓住養老服務人才這個關鍵點,做強護理隊伍“動能源”,以人才強服務,以人才促發展,協調推動多部門聯動,出臺不少扶持政策,加大投入與保障力度,同時著力破解政策落地見效過程中的堵點難點,讓更多養老機構高效便捷享受政策,不斷釋放政策紅利。以此回應千萬老年人及其家庭的熱切期待,讓老年人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
政策加持 給足動力
養老護理員注重提升職業技能,跟我省采取務實舉措、推動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密不可分。
養老護理員隊伍的規模和穩定性是制約養老服務發展的核心問題之一,陜西堅持分類扶持,精準施策,聚焦養老護理人才培養,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實招和創新性方案予以破解。先后聯合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省住建廳制定出臺了4個加強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的政策文件,構建四級培訓體系,完善培訓保障措施,形成了領先全國、較為完整的培訓機制。
省民政廳聯合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省財政廳共同印發了《關于促進養老護理員職業能力提升實施方案》,從政策、資金、師資、保障等方面對護理員培訓工作進行規范、補助和支持,全力加強和提升養老護理業務技能素質。發揮高校師資力量強,教學水平高的優勢,在全省遴選確定22個開設有醫學護理或養老專業的高校為省級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高起點、全系統加強護理員業務技能培訓。
省人社廳、省民政廳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建立養老護理員培訓長效機制,養老機構護理員在省級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參加培訓的,各市(區)民政局從福彩公益金給予每人不少于300元資助,按照“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原則,由評價機構承擔主體責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民政部門加強監管服務,做好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省民政廳制定了《陜西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暫行管理辦法》,每年開展全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通過技能競賽帶動和激勵社會養老護理員群體愛崗敬業,不斷學習、不斷切磋、不斷提升的長效機制。在養老行業營造崇尚技能、尊重勞動、關愛養老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
自2013年起,陜西省民政廳持續在全省開展“千人培訓計劃”,采取線上和線下相結合開展培訓,截至目前,我省已經累計培訓17.6萬人次養老護理員,完成任務比例為352%。
規劃引領 未來可期
“安心養老”需要“匠心服務”。養老服務離不開高水平、職業化隊伍,作為支撐養老服務業的基礎,養老護理員肩負著推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使命。陜西省民政廳激活“引育用留”全鏈條,大力推進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用心用情呵護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實現從“養老”到“享老”的轉變,續寫“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的佳話。
體制新,人才聚;機制順,活力增。近日,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陜西省“十四五”養老服務體系專項規劃》。“十四五”時期是陜西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的重要窗口期,建設與人口老齡化進程相適應的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凸顯,促進養老服務體系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根據規劃,在強化人才隊伍支撐方面,首先是開展養老服務人才學歷教育。依托各類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課程和學歷教育,培養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在有條件的高校開展 "1+X"(學歷證書+多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養老服務資格證書推廣,鼓勵更多高校學生掌握養老服務基本技能,提高養老服務人才儲備量。“十四五”期間,每個市(區)至少有一所高職院校開展養老服務人才職業教育。
規劃還提到要開展養老護理員就業和能力提升培訓。建立養老護理員培訓長效機制,為養老服務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實行養老護理員培訓上崗制度,設立養老護理員培訓基地,實施省、市、縣、養老機構四級培訓模式,分層次、分級別開展養老護理員能力提升培訓。開展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按照“誰用人、誰評價,誰發證、誰負責” 原則,實現工作兩年以上養老護理員均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持續開展“ 千人培訓計劃 ”,每年免費培訓各類養老服務人才千人以上。" 十四五 " 期間,培訓 300 名養老院院長、5 萬名養老護理員。
規劃還指出實施人才激勵機制。建立養老服務人才褒揚機制,樹立宣傳養老服務先進典型,依據中央和我省評比表彰有關規定,對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單位、個人予以表彰獎勵。開展全省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激發養老護理員崗位成才動力,提高養老護理員職業榮譽感和社會認同感。探索建立與職業技能等級掛鉤的養老護理員薪酬待遇和養老服務人才崗位補貼、工齡補貼等制度,提高養老護理員待遇,增強行業吸引力。推動特困供養服務機構聘用人員薪酬待遇改革,提升兜底保障機構養老護理人員薪資水平。
強技賦能 逐夢青春
技能鑄就夢想,奮斗出彩人生。在全國2021年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中,選手們拼技能、展風采。陜西榮獲“優秀組織單位”,四名參賽選手中三名獲得二等獎,一名獲得三等獎,陜西代表團成績亮眼,躍入全國第一梯隊,交上了一份高質量的答卷,充分展示了陜西養老護理隊伍學習技能、掌握技能、追求卓越的良好精神風貌。
養老護理員的人生出彩,就綻放在服務老人千次百遍、吃飯穿衣、為老護理的崗位上,就迸發在以一流的技能做出一流服務的拼搏中。全省養老護理職業技能大賽上青春高燃,一個個能工巧匠脫穎而出,充分展示出新時代工匠風采,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更凝聚著“技能改變人生,技能成就夢想”的社會共識。
為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動全省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陜西省各地堅持立足崗位,因地制宜開展靈活多樣、各具特色的養老護理員“全員大練兵、萬人大比武”活動。以賽為媒,不斷拓寬養老護理人才培養路徑。圍繞培養“高精尖”護理人才的同時,陜西不斷強化“工匠型”護理人才隊伍建設,加強技能培養培訓,暢通職業晉升渠道,完善工資福利待遇,選樹最美養老護理員,厚植養老服務人才土壤,人才“紅利”持續釋放。
陜西省近幾年已先后舉辦四屆養老護理技能大賽,并出臺了《陜西省省級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競賽管理暫行辦法》,希望以賽促學、以賽促訓、以賽促建,不斷建強養老護理人才隊伍。對取得技能大賽的獲獎選手給予獎勵,吸引各路養老技能人才同臺競技、切磋“武藝”、交流經驗,
“與之前四屆競賽相比,今年90后選手占到了三分之一。”通過這幾年參賽人數,年齡段的變化,我們欣喜地看到,越來越多的80后、90后,包括許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的人才積極投身養老照護工作,秉持熾熱情懷,心懷國之大者,肩負起敬老愛老助老為老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為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增添新力量、注入新活力、孕育新希望。
目前,全省有各類養老機構及服務設施16742個,其中養老機構827個(公辦養老機構439個、民辦養老機構335個、公建民營養老機構53個),居家養老服務設施16849個(城市日間照料中心2997個、農村互助幸福院13852個),建成各類養老床位30.5萬張,全省特困供養服務機構實現縣級全覆蓋,農村互助幸福院覆蓋82%的行政村,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覆蓋90%的社區,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45.59%。
我省養老服務事業之所以持續健康發展,正是因為培養儲備了一批養老服務技能型人才,成為支撐數百萬老年人幸福晚年的重要力量。
逐夢賽道、未來可期。通過舉辦大賽旨在激發形成養老護理員“學技術、練本領、比技能”的熱潮,推動了全社會了解關心支持養老護理員,有效提升了養老護理員的社會認同度和美譽度,激勵技能人才成長,用技能成就出彩人生,以期形成共同推動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的工作格局。(記者 滿淑涵)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