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9日晚,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在終南音樂廳隆重上演了大型電子多媒體交響音樂會《印象終南》。
這場精彩絕倫的演出是研究生導師王林副教授帶領著主奏器樂老師、合成器演員、舞蹈演員呈現。出席本場音樂會的人員有陜西師范大學副校長黨懷興、宣傳部馬曉云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書記閆文浩、食品學院的劉先鋒副院長、師大出版屈瑞新副社長、以及音樂學院全體黨政領導班子,校外人士有國內著名詞作家黨永俺先生、省音協音樂天地主編侯玉峰先生、咸陽交響樂團團長徐平等,蓮湖區星火路小學宋校長,西安市第七十中校長杜江濤,交大二附院心內科博導主任韓振華、皮膚科博導主任牛新武、腦病科博導主任袁海峰、骨科博導主任柏傳毅,國家電網安監部安監總工楊寶杰,陜送物資部經理劉志宏,陜送電安公司書記宋飛龍,陜送電安公司工會主席李雪等等,文化各界人士共約500多人出席欣賞了本次音樂會。
本場音樂會是慶祝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建院3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由音樂學院王林副教授作曲兼任副導演、王棟副教授任總導演,由該院近30余名藝術碩士和部分本科生,以及30多名外聘人員共同排演下得以完成。本次演出11月12號確定,經歷了排練到公演歷時近兩個月。在時間方面與學生的期末考試,研究生的中期考試重合的情況下,以及外聘人員年底演出多、時間難以調配的情況下,所有參演人員和工作人員克服重重困難,最終高質量的完成了演出任務。
王林副教授從事作曲與電子音樂作曲教學多年,此次音樂會不僅為了慶祝陜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建院30周年,更是想要用音樂來表達中國傳統文化。電子音樂手段往往容易被人當作流行音樂,但此次音樂會恰恰把電子音樂技術融入到傳統音樂之中,用最現代的方式來表現最傳統的文化形態,實現了二者的有機結合,在傳統藝術方面王老師用了詩詞歌賦、書法、國畫、皮影、木偶、民樂表演、古典舞的手段;在現代技術方面則用了合成器演奏技術、錄音技術、擴音技術、平面設計技術、攝影技術、攝像技術、現場導播技術等等,使得最傳統的技術與最現代的技術完全打通,驗證了傳統文化是核心,現代技術是展現手段的道理。
終南山文化這一核心的確定,是王老師非常慎重的一個選擇,確定之后經過一年多時間的了解和學習,領悟到終南山文化的博大與深邃,非常適合用這樣宏達的表現手法來展現,在當今堅持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尋找我們的文化原點,回望我們的文化發展歷程,都是非常重要,《印象終南》恰恰告訴了觀眾中國傳統文化的原點就在此地。
作曲家把《印象終南》共九個樂章,把終南山文化進行了梳理,劃分為了九單元,用音樂描述了自然、道教、佛教、地理、詩詞、書法、酒、戲曲、民俗,把每個文化品種都作為一個樂章來展現,并用一種最獨特的民族樂器與之相對應。這樣把音樂的性格、樂器的性格、文化的性格三種性格都非常充分的展示出來。在藝術形式方面,不僅有音樂、舞蹈、朗誦、書法、國畫、皮影、沙畫等,可謂用心打造了這臺令人耳目一新的音樂晚會。
最終由王林老師作曲的《印象終南》,在他們師生的精誠協作下,在王棟導演的指揮下,在各位表演藝術家的通力合作之下,也在多位幕后制作英雄的努力下,多位工作人員的精誠合作之下,本場音樂會綻放異彩,充分發揚傳統文化,恢復了我們民族文化自信。延續傳統藝術的薪火。最后要祝賀王林老師以其扎實的專業功底和高瞻遠矚的藝術視野、以及精湛的專業技藝,為民族文化的復興大任而創作出《印象終南》這樣的佳作而喝彩點贊!(李昕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