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歷久彌堅。本文中,寶雞市金臺區關工委主任王寶莉用真摯的筆觸,真心的感悟為黨慶生——
退休以后,組織安排我負責區上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的事情。在一次下基層調研時,有人說,他給孩子們講《金色的魚鉤》的故事,說那時的紅軍吃樹皮、嚼草根……于是,有孩子問:紅軍為什么不吃巧克力?為什么不吃肯德基?
《金色的魚鉤》一文,我在小學就學過。它講的是一位身為共產黨員的老炊事班長帶著三個因病跟不上大部隊的戰士過草地的故事。因為沒有東西吃,本來就生病的戰士身體狀況不斷惡化,而老班長在水塘邊洗衣服時偶然看到有魚兒躍出水面,遂將一枚縫衣針燒紅,彎成了魚鉤,給戰士釣魚做魚湯吃,就這樣艱難地走出了草地,完成了組織交給的任務,而他自己卻沒有吃過一條魚,并讓發現這個秘密的另一位黨員替他保密。就在已經望得見重疊群山的草地邊緣時,老班長永遠地合上了眼睛。故事寫得雖平實,卻非常感人,我想這完全是因了飽含感情的緣故。從我離開小學,到現在已經半個多世紀了,這個故事已經鐫刻在了我們這一代人的內心深處,只要想起,依然震撼靈魂。
然而,這一次讓我震撼的是孩子們的問話。也許他們還太小,稚嫩的心還不懂得當時的歷史背景,還不能理解這個故事所飽含的深意。
領袖說過:“忘記過去,就意味著背叛”。那么,能不能銘記歷史,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開拓未來,就要靠一代代人的接續了。
中國近代史上,有太多的貧弱和屈辱,也有無數仁人志士的覺醒和反抗。直到1921年中國誕生了共產黨,才帶領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建立了新中國。其中的先驅者們有過彷徨、有過探索、有過失敗、但更多的是艱難困苦過后的理性思考和經驗總結,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向的勝利。現在,我們終于站起來、逐步地富起來了,正行進在強起來的大路上。站在黨的百年歷史新起點上,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不斷奮斗。從這個意義上說,關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培養好我們事業的接班人意義重大。為此,我們就不能割斷歷史,必須要讓孩子們明白紅軍為什么要吃樹皮、嚼草根;明白只有先烈們吃樹皮、嚼草根,他們才能有今天的巧克力和肯德基;明白要通過了解黨史知識發自內心地聽黨話,跟黨走。這是一個“關工人”在慶祝建黨100周年之際的點滴感悟。
我們家的黨員
我們家的黨員真不少,父親、公公、婆婆、丈夫、女兒都是,公公還是解放前的老黨員,我的黨齡也有40多年了。
老伴是1971年參加襄渝鐵路建設過程中入的黨,入黨時他剛滿18歲,是參加三線建設的學兵里最早加入黨組織的。那時三線建設的條件非常艱苦,沒房子自己蓋;沒有菜自己種,一群十六七歲的孩子在鐵道兵的帶領下,打隧道、架橋梁,愣是創造條件保證了戰備鐵路的按時通車。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鄰居大媽給我介紹了他,在什么都不了解的情況下,我知道了他是共產黨員,而且是剛滿18歲入的黨,僅這一點,我就覺得心里很踏實,覺得他做人也一定不會太差,可以說就是憑著對共產黨員的信任,我嫁給了他。
我也是上世紀70年代入的黨,那時我在一家國防工廠團委工作。我的入黨介紹人是我的兩位師傅,也是兩任團委書記。記得黨支部大會通過我的入黨申請后,等待黨委審批的日子拖了很久,我的心里很忐忑,也很急躁。后來黨委批準后,委托支部副書記的師傅代表支部和我談話,師傅批評我經不住考驗,提醒我要好好改正。這件事讓我記憶猶新,在后來的人生歷程中,一遇到困難和逆境,我就會想到那次談話,激勵自己不忘初心,堅定信念,干好工作。
我們的女兒政法學院畢業后在法院工作,有一天女兒對我說,媽媽,我入黨了。我感到很突然,因為以我對她的了解,我總覺得女兒那時還不夠成熟,怎么就能入黨了呢?但后來我了解到,女兒工作以后成長進步挺快。一次她和同事驅車去外地出差,路上發生了車禍,還死了人,這場景一個小姑娘嚇都嚇死了,可女兒很沉著,像個女漢子一樣冷靜迅速地打電話報了警。這件事,同志們對她評價很好。
我們經常在家里說,我們一家三代都受黨的教育培養,沒有黨就沒有我們的今天,無論社會上有什么思潮,我們做為黨員都要維護黨的團結和威信,不能人云亦云。
我身邊的他們
我在做關工委主任之前,是有過猶豫的,但到任后,是身邊的他們,一個個老共產黨員感動了我,激勵著我。
我們的老主任王斌民做了20年的關工委主任,這個組織就是發揮余熱的,沒有報酬,當時只有200來塊錢的電話和乘車補貼,但憑著一個黨員領導干部的熱忱,他把工作做成了全國先進。后來年近80了,患了癌癥,還堅持工作。天道酬勤,老主任不僅工作干的好,還憑著樂觀、堅強和自信,戰勝了癌癥……
關工委報告員汪長江老人,扛過槍、打過仗,戰爭年代被炸掉了一只右手,離休后,他不愿躺在功勞簿上坐享其成,為了給孩子們講戰斗故事、講我們黨和人民軍隊的優良傳統,他堅持用左手寫稿,不知做了多少場報告,贏得了孩子們多少次掌聲,默默奉獻,不事張揚。老人今年正月十八不幸過世,彌留之際還囑咐家人后事從簡……
市文明辦退下來的調研員石鎰倉,沒人安排,他自覺自愿在社區義務辦黑板報多年,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時事政治和正能量,后來擔任區關工委和一個街道辦事處關工委的副主任,工作兢兢業業,從不怕苦怕累怕吃虧,每年區關工委要求在一個社區和一所學校搞宣講,但他經常是把自己轄區的所有社區做了全覆蓋。為了給孩子和家長們“一碗水”,他就要準備“一桶水”,進行孜孜不倦的學習和準備,被市關工委授予關心下一代工作功臣的榮譽稱號。
一個政黨是黨員的集合,他的一切都是由黨員來體現的,在建黨100周年到來之際,我寫下這些文字為我們的黨慶生,既是一種紀念,也是發自內心的謳歌,更是對自己的激勵。愿我們的黨像一棵長青之樹,枝繁葉茂,愿共產黨人永遠年輕!
編輯: 郭長財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