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紫薇殘障家庭 春風化雨為民解憂——記高新區細柳街道紫薇田園都市社區專委桑衛宏
作者:米玲
“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能夠深入到殘障家庭,與他們進行心連心的交流和幫扶,我真正體會到了社區服務的價值和意義。只有小家的安康和穩定,才會有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我相信:在紫薇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影響下,一定會有咱們團結、溫暖、和諧的大家庭。”紫薇社區專委桑衛宏如是說。
社區概況:擁有西安地區最大的紫薇社區
“夏日尋芳信步時,紫薇蝶影戀花枝”,紫薇田園都市位于西安市高新區,是整個西安市數一數二的大型社區,占地面積超120萬多平方米,擁有A、B、C、D、E、H、G、J、K和別墅區F,共有10個小區14700多戶,流動人口和固定人口將近10萬人,每年的流動人口變化也有近萬人左右,是一個宜居環境非常理想的綜合性社區。
在這里居住和生活的殘障人士也相應較多,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戶口本身就在這里,屬于買房定居的居民;另一類是因孩子上學、上班租住在這里,父母前來投靠子女,他們本身是殘障人員,原來并不屬于社區的服務對象。從前年開始,殘聯為了幫助這些具有外地的殘疾證,但人卻在異地生活的殘疾人員,特別是地區比較偏遠的,為了免除他們的后顧之憂,盡量不讓他們為了一張殘疾證兩頭跑,對他們伸出了援助之手,開辦了異地服務,把他們也納入到社區的統一服務之中。
在紫薇社區,殘疾的類型還是相對較多的,主要有:①視力障礙。②聽力障礙。③語言障礙。④肢體功能障礙(包括上、下肢以及偏癱、全癱)。這里有輕有重,比如有的人即使斷了個手指頭,但也都是屬于肢體殘疾。⑤精神類障礙。這些人員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他的問題多出自大腦,所以大部分人會戴著有色眼鏡去看待。⑥智力障礙。這一類孩子相對較多,主要由于懷孕期間或遺傳造成大腦受損。有些孩子基本沒有生活自理能力,有的出現語言,肢體、智力等各方面障礙,更需要康復進行改善。⑦多重障礙。比如又聾又啞,肢體也出現問題,同時還伴有聽力下降,甚至精神上也不太正常,因此屬于多重障礙。按照殘疾的程度整體劃分為一二級重度殘疾和三四級輕度殘疾。在紫薇田園都市,這幾種類型的殘疾幾乎全都占據,人員分布和家庭狀況都十分復雜,如何開展好社區的殘聯工作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紫薇文化廣場
親身經歷:自己淋過的雨,更希望能夠為他人撐傘
每次接聽電話,社區專委桑衛宏總能熟練地叫出對方的姓名,親切地聊上一兩句家常,并告知如何辦理手續。他詳細說清準確步驟,仔細叮囑要出具的證件,使殘障人員和家屬心存感激。
對于桑衛宏來說,這些都已經習以為常,但在當初都是一步步從實踐中來。還記得2019年,當時桑衛宏正遭受重創,剛剛恢復不到一年,他向社區遞交了辦理殘疾證的材料。社區的領導在交談過程中,了解到他之前從事的是計算機行業,又剛好是來紫薇社區辦理殘疾證的第20名人員,當即就跟他商量,希望他能把社區殘聯工作的擔子承擔下來。當時桑衛宏很吃驚,心想,“我都已經成了殘廢,還能做這項工作嗎?”他心里十分忐忑。按照國家政策,當社區里滿20名以上的殘疾人員,就需要專門組建一個“殘疾人聯系對象”進行服務。社區領導對他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他能挑起這份重擔。
自己真的能為社區干好這項工作嗎?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桑衛宏開始上網查詢,了解社區的有關殘疾人情況。當看到紫薇社區的情況介紹時,他就深深震撼了,一方面是對自己在擁有西安市最大的綜合型社區工作生活而感到自豪,能夠為紫薇社區殘疾人的事業辦些實事、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而心潮澎湃;另一方面也對自己所面對的困境而心存疑慮,沒有把握。社區領導鼓勵他先試試看。他就開始慢慢接手嘗試了。剛開始是家人幫他跑跑腿,有個大事小情的,他來負責接打電話;后來開始熟悉整個流程;再后來他推著輪椅,和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各部門打交道。也就在這一過程中,他開始深入接觸并熱愛上這項工作,特別是當殘疾人家庭表達出充滿感激的話語時,桑衛宏心中的欣慰無以言表,自己真的能為社區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能為社區每一個殘障家庭帶來一束光芒。社區領導、同事都非??春盟喾浇o予支持、鼓勵和幫助,這更加堅定了他加入社區殘聯工作的決心和信心。
高新區細柳街道紫薇社區綜合服務站
熱心幫扶:我是個閑不住的人,總想找點事兒來干
在桑衛宏看來,“殘疾就像是人生了一場病,只是每個人因情況不同,有的是感冒,有的是癌癥,只要治療得當,努力康復,我們就一定能打贏這場戰爭。”每當家屬在辦理殘疾證手續時,心里多少會帶著點抵觸的情緒,這時桑衛宏就會停下手頭的工作,和他輕言細語地交流。當對方得知他也是二級重度殘疾時,都會由驚愕變成同情,再到敬佩,感受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信任,仿佛心中一道陰霾被吹散,更愿意敞開心扉,最后總會讓對方溝通順暢、滿意而歸。
接觸的殘疾人多了,桑衛宏開始向大家普及康復的知識,他深知讓殘疾人走出家庭、走向社會,康復鍛煉的重要性,就主動與蘭博社區醫院、康仁澤醫院、國際醫學中心、腦科醫院等進行聯系,幫助大家簽訂“家庭醫生”;他還及時為大家公布社區的活動和安排,做好上情下達,為大家答疑解惑。每當殘疾人員及家屬前來辦理殘疾證和護理補貼的時候,都對他報以非常大的期望,而這份信任就是對他最大的回報。
讓桑衛宏感觸頗多的是:
其一,是一位家在紫薇A區的孩子。孩子當時正在上初中,中考要測體育達標成績,但他們因身體狀況無法達標。家長就來找桑衛宏,說明特殊情況,要辦理殘疾證。桑衛宏克服自身不便,特事特辦,和他們一道跑上跑下,從社區到醫院,從醫療鑒定中心再到高新區殘聯,一步都不敢耽誤,結果一出來就馬不停蹄的拿到學校,但是學校很遺憾孩子享受不了免考的政策,因為中考體育成績有嚴格的規定,“必須達到殘疾等級三級才能享受中考免考”的規定。家長都急瘋了,如果不達標就上不了高中,最后桑衛宏緊急跟醫院聯系,又把所有的病例,包括在北京做的手術、所有資料匯總后全部拿來,經過醫院的統一會診,評定為三級殘疾并在最后一刻遞交上去,孩子終于可以免于參加中考體育測試,家長對此萬分感激。
其二,這是居住在紫薇D區的殘障老人,老家在渭南,到了西安以后隨子女生活了多年。當老人前來咨詢時,顧慮到老家還有很多政策可以享受,就留下了聯系方式暫時未能辦理。過了一年后他又主動提出要過來辦證,因為老人發現在這里什么都可以享受得上,特別在康復鍛煉上西安要比渭南好得多,因此主動提供信息,希望能在這里享受到更好的待遇,桑衛宏為老人一一安排,又仔細叮囑需帶的證件,期間又多次撥打老人的電話,圓滿完成了殘疾證的辦理。
這樣的事比比皆是,家屬專程送來致謝的錦旗,表達萬分的感謝,每當這時桑衛宏都會婉言謝絕,對他來說,“這就是我分內的工作,我有義務幫助大家實現一些完成不了的事情,只要大家滿意,我就滿足了。”
美好夙愿:共建和諧溫暖的大家庭
從2019年到2024年,短短五年時間,紫薇社區殘聯工作就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每一位殘疾家庭狀況的摸排調研到成立“家庭醫生”幫扶計劃;從辦理殘疾證到發放護理補貼,一一列入標準化系統進行跟蹤服務。通過不斷摸排和宣傳普及,建立健全了殘疾人的聯系檔案,紫薇社區的殘疾人隊伍也從最初的20人發展到80余人。桑衛宏還專門建立了“紫薇人之家”的朋友圈,與大家建立互動,做好殘聯工作的上情下達,并及時發布一些殘疾人就業信息。他以自身帶動大家,鼓勵殘疾人朋友要融入到社會之中,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在桑衛宏心目中一直有著許多美好夙愿,他希望“一是要廣泛關注腦卒中患者的康復;二是希望通過社區工作,讓大家更有信心,有能力地生活;三是早日成就紫薇社區和諧溫暖的大家庭”,正如他所作的那首《8月再見,9月你好》詩中所寫的:
“9月你好/愿你的每一天/都如這秋日的陽光/溫暖而充實/在歲月的長河中靜靜流淌,/留下屬于我們的美好的回憶……”這就是一位為熱心公益事業,樂于奔波、不斷奉獻的辛勤工作者的真實寫照。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