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寶雞市岐山縣有關部門聯合執法隊伍深入書店、網吧和文印店,現場檢查是否售賣非法出版物和違規文化商品,并向經營者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阻斷有害文化產品流通渠道。
據介紹,作為寶雞市首個成立“護苗”大隊的縣區,岐山縣通過39個基層“護苗”工作站搭建未成年人保護先鋒堡壘,創新部門聯動機制,打造“15分鐘護苗服務圈”,為青少年營造清朗健康的成長環境。
走進岐山縣,39個“護苗”工作站從城區校園延伸至偏遠村落,實現未成年人保護觸角全覆蓋。這些工作站作為“神經中樞”,聯動教育、公安、網信、文旅、市場監管等12個職能部門,建立“職能單位結對+工作站聯動”全鏈條響應機制。各部門依托工作站平臺實時共享校園動態、執法信息等數據,形成問題發現、研判處置、跟蹤反饋的閉環管理。例如,教育部門定期通報校園周邊隱患線索,公安部門同步開展治安巡查,網信部門 24小時監測有害信息,實現 “發現快、響應快、處置快”的協同效應。
針對寒暑假、開學季等重要時段,岐山縣以“護苗”工作站為紐帶,高頻次開展“護苗巡查日”專項行動。聯合文旅、市場監管等部門執法人員對校園周邊書店、文具店、打印店進行“拉網式”檢查,重點查處非法出版物、侵權盜版教材教輔、低俗文化用品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商品。
目前,“15分鐘護苗服務圈”在該縣已實現全域覆蓋,一旦出現涉及未成年人的文化安全隱患,“護苗”力量能快速響應、高效處置。據統計,岐山縣累計查處非法出版物100余冊,清理違規文化商品50余件,有力凈化校園周邊文化環境。
“不僅要建強空間意義上的工作站,更要筑牢未成年人心中的‘防護墻’。”岐山縣文化執法大隊工作人員表示。
近年來,岐山縣還創新推進“掃黃打非·護苗”工作模式,“線上+線下”融合,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筑牢數字安全屏障。
線上,岐山縣打造“護苗”網絡安全課,將防范網絡不良信息、抵制低俗內容等“掃黃打非”核心知識融入生動的故事,該課程作為“開學第一課”覆蓋縣城區域中小學。同時,充分利用短視頻平臺、校園公眾號等線上渠道,定期推送“護苗”宣傳內容,擴大網絡安全知識傳播覆蓋面。
線下,深度融入“護苗”工作,將“掃黃打非”法律知識與網絡安全防護相結合,開展“沉浸式”模擬法庭活動,講解防校園欺凌、常見違法犯罪類型等法律知識,增強未成年人法治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我們希望以治理智慧與溫度,為青少年鋪就清朗成長路。”岐山縣“掃黃打非”辦公室負責人說。(呂伉)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