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訊 8月15日,紫陽縣雙橋鎮中良村村委會門前就像是“逢常”一樣,不少貧困戶拿著麻袋、籮筐在這里聚集,等著領取豐瑞養殖公司免費贈送的小豬仔。“我們這里家家都種有包谷洋芋,氣候條件也好,特別適合搞養殖,鎮上的人都愿意購買我們這里的本地豬”,雙橋鎮中良村貧困戶謝必文高興的說到,“現在政策好了,黨和政府聯系企業免費給我們送來小豬仔,上了年紀的人在家搞好養殖,一樣能致富”。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動員勞務輸出是保障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途徑,但是外出打工的大多都是年輕人,還有一部分上了年紀或者因其他原因不能外出的人只能在當地務農,如何利用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為這一留守群體提供新的增收渠道,這一直是我們工作重點”駐村干部說到,“我鎮轄內的貧困村,都具有一定的生態生產優勢,無論是氣候條件還是農作種植都適合發展養殖產業,并且我們發現,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城里人對這種包谷洋芋喂養出來的牲畜很感興趣,如果將這一市場需求和本地的養殖產業有效結合起來,不但滿足了市場供需,更為當地留守群眾開辟了一個新的致富路子,此次免費向貧困戶發放的60余頭豬仔實際上就是鼓勵大家發展養殖業”
農戶李伍興在成為貧困戶之前,家里的經濟來源主要靠種地,活沒少干,苦沒少吃,可一年到頭的收入卻是入不敷出,2014年被評為貧困戶后,駐村工作隊通過對其家庭情況深入了解后,引導其發展養殖業,申報產業補助,動員加入扶貧互助資金協會和參加養殖技能培訓。通過幾年的發展,李伍興現在是當地有名的養殖大戶,除了十幾頭大肥豬外,圈舍里還養有山羊、土雞,緊靠養殖出欄的收入年均就有3萬多,日子過的是紅紅火火。過去不少人對他還瞧不起,如今他卻是大家眼中的“養殖紅人”。通過李伍興的帶頭示范,很多貧困戶也走上了養殖致富的道路。
今年以來,紫陽縣雙橋鎮黨委政府堅持因地制宜、將從實際出發制定和落實幫扶措施作為現階段脫貧攻堅工作的主要著力點,對準靶心,找準路子,結合實際、精準施策,將扶貧扶智緊密結合,引導貧困戶找到一條符合自身實際的發展道路。
編輯: 大蒼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