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霍高速渭南西出入口
□記者顧書亮通訊員任振東
從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到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從做強特色現代農業實現鄉村振興,到前瞻性布局發力戰略性新興產業,在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上,渭南市越走越穩健,越走越扎實。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落實陜西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渭南市委、市政府立足良好發展基礎,發揚釘釘子精神,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奮力推動渭南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臺階,讓人民群眾擁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
發力“三個經濟”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如今的渭南,正以奮斗者的姿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加快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富有渭南特色的經濟發展藍圖已經勾勒,全面開放的新格局正在形成,以“三個經濟”為發力點,主動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建設,奮力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為陜西實現高質量發展貢獻著“渭南力量”。
加快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打通發展大動脈,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其勢已成。推進西韓城際鐵路、合鳳高速等項目建設;完成渭南—蒲城—白水、西安—潼關軌道交通和富平至永濟高速、秦晉黃河大橋等項目的前期工作;完成蒲白高速年度任務,力爭韋羅高速主體貫通;推進209省道渭河特大橋、342國道洽川至李家河、310國道羅敷—少華山等新建續建項目建成通車;推進華山機場全面開工,加快韓合機場和鹵陽湖國家民用試飛基地建設進度……
作為陜西的“東大門”,渭南市積極發揮承東啟西、雙向開放的作用,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快構筑改革開放新高地。建設渭南保稅倉庫和外貿加工園區,搭建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擴大對外貿易。持續加快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構建渭南全面開放新格局。
同時,圍繞要素聚集,渭南市加快發展流動經濟,匯聚發展新動能。推動鐵路、公路和航空等多式聯運,啟動渭南火車站、蒲城東站提升改造,加快渭南商貿物流園、鹵陽湖通用航空和潼關物流港建設,構建現代化物流體系。大力發展旅游、會展等新業態經濟,加速激活來往消費,吸引人才、物資、資金、信息等要素在渭南聚集,促進人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匯聚融合,增強對高端資源要素的吸附力和整合力。
今年以來,全市工業六大主導行業全面增長,特別是非能源行業貢獻突出,同比增長23.6%。350個市級重點項目、17個省級重點項目分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57.3%和56.6%,均超過序時進度。“放管服”改革不斷深化,新增各類市場主體2.1萬戶,增長15.3%,其中企業5135戶,增長34.9%。文化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1.7%,居全省第一方陣。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分別增長34.8%、32.9%,走在全省前列。
堅持民生優先鋪展幸福美麗富裕新畫卷
在渭南,無論是繁華都市,還是鄉村田野,堅持民生優先,加大扶貧力度,一幅幸福美麗富裕新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渭南市始終堅持將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作為重大政治任務,扎實開展“八個一批”,推廣蒲城黨定村的“黨支部+”產業扶貧方式。除此之外,在渭南,蘇陜扶貧協作持續深化,國有企業合力團對口幫扶,渭南市衛計局實施萬名醫生包聯因病致貧戶,貧困群眾的脫貧步伐進一步加快。
渭南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強力推進鐵腕治霾,打好藍天保衛戰,狠抓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六項措施落實,堅決取締散亂污企業,嚴格管控施工揚塵,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全力推進水污染治理。
同時,以縣域為核心、以街道為節點、以鄉村為依托,全面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扎實做好造林綠化,奮力開創美麗渭南新景象。合陽縣、澄城縣、潼關縣被評為省級環保模范城市,華陰被評為省級森林城市,韓城市、富平縣被命名為省級生態園林城市。按照“東擴、北跨、西融、南優”的戰略布局,渭南的城市品質得到進一步提升。渭東新城加快建設,中心城市“四縱四橫”道路提升改造基本完工,建成東湖、南湖、西海水系,今年內新增水面8000畝。
截至8月份,渭南市新增城鎮就業3.34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2%以內。啟動實施產業扶貧項目490個,新建扶貧產業園284個,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4%、9.2%,同比提高0.2和1個百分點。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渭南全面取消藥品加成,異地就醫住院費用實現即時結算,群眾的健康保障力度再上新臺階。
在渭南,農業已經成為更有奔頭的產業,農民的腰包更鼓了,農村的環境更美了……今年全市夏糧總產實現115.2萬噸,保持持續增長;水果、蔬菜、瓜類產量分別增長4%、5.3%和6%。一個后勁更足,結構更優,美麗田園樣板正在三秦大地崛起。
傳承紅色基因凝聚正能量奏響新旋律
90年前,渭華起義打響了西北武裝革命的第一槍,點燃了西北武裝革命的烽火。今天,在渭南這片流淌著革命先烈鮮血的熱土上,紅色基因正在薪火相傳,永放光芒。傳承,是最好的緬懷。在渭南,紅色基因深深地熔鑄在黨的建設的方方面面。
渭南市率先在全省制定了《渭南市基層黨建基本規范》,從組織、工作、管理、活動和保障五方面制定具體規定136條,為基層黨組織開展工作提供指南。常態化開展“雙抓雙促”(抓黨建促發展,抓規范促提升),推動基層黨建全面提升、全面過硬。
聚焦脫貧攻堅,渭南市實施萬名黨務干部進紅色教育基地、黨建業務技能提升、實踐鍛煉成長“三大行動”;開展農村領頭雁素質提升工程,實施選優配強、創業帶富、能力提升、學歷提升、幫扶提升、保障提升“六項行動計劃”。
在強化黨建,確保堅強組織保障的同時,渭南市還通過正確價值觀引領,讓渭南人民的精神家園永葆新時代的新風尚。“渭南書享薈”通過分享一本好書增強受眾的文化自信;“渭南標桿”百集微廣播劇通過一個故事激發群眾積極向上的動力;蒲城秦腔現代劇社會價值再挖掘通過一段演繹鼓舞百姓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一件件務實的舉措,一次次廣泛的傳播,為渭南經濟社會改革發展大局鼓足了干勁,唱響了追趕超越的“渭南聲音”。
組建教育宣講團、專家學者宣講團、百姓宣講團等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與《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學習紀實文學《梁家河》和《三十講》;深化“渭南標桿”品牌效應、開展“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培育新民風激發新動力”“七個一”主題教育和“講黨恩爭脫貧評創業之星”等活動,激發全社會不懈奮斗的正能量。
新時代開啟新征程,新氣象呼喚新作為。迎著新時代的朝陽,渭南市將以強烈的責任擔當,砥礪奮進,奮力建設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讓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惠及渭南群眾。
《各界導報》2018年08月24日 第4113期 第四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