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別二維碼幫助老鄉度過難關
在榆林市清澗縣的山溝溝里,生活著這樣一群老鄉。他們離子女很遠,固守著鄉土,除了以傳統方式耕種貧瘠的土地來維持簡單的生活之外,老鄉們賴以生存的方式還有養殖,他們對養羊養豬有著特殊的感情。
王侯平已經62歲了,是折家坪鎮桃林山村人。一直以來,王侯平都靠著接一些零工維持生計,去年,他有了一份新工作——養羊飼養員。王侯平“就職”的養殖場,就在隔壁白家岔村,每天早上,王侯平和另外一名工友將羊羔們從圈里放出,帶著它們“遛彎”、吃草,到了晚上,王侯平在給回到羊圈的羊羔們喂食完玉米之后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以前做零工的時候,活兒很重,但是不勞動哪來的收入啊。養殖場的老板年輕能干人又好,還愿意幫助我們貧困戶。”王侯平說,這兩年,自己年紀越來越大,愿意要自己的工地也不多了。在這里工作后,自己不僅有了穩定的收入,還能抽出精力照顧家里的老伴。
69歲的白國俊患有淋巴腫瘤,老伴兒也因疾病常年臥病在床。去年,白國俊拿出自己僅有的6400元積蓄,以入股的方式投資到村上的養殖合作社。春節前,白國俊收到了1400元分紅。
“我也想過自己養些羊,但是身體不行了,不如把錢投資到合作社,還能幫助年輕人擴大養殖規模。”白國俊說。
像王侯平和白國俊這樣的貧困戶,在清澗縣還有許多。他們雖然因種種原因致貧,但是依然以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沒有“等靠要”的思想,希望通過自己的雙手一點一點改變生活現狀,摘掉貧困帽子,但卻苦于沒有更多的資源和資金。
我們希望通過發起這樣一個不直接捐款的項目,幫助折家坪鎮部分貧困戶發展養殖產業,從根本上改變他們的貧困生活,讓老鄉們的勞動產生更多價值。作為回饋,捐贈者會收獲一份來自老鄉們的感恩包裹。
愛出者愛返。為了感恩您的捐贈,老鄉們會把清澗最“忒色”的農副產品送到您手中。項目捐贈日期截止2個月后,您將陸續收到老鄉們的感恩包裹。
溫馨提示:老鄉們的羊羔拒絕一切飼料,純天然喂食,散養。
捐款通道
如果捐贈超過50元,請留下您的捐贈截圖及聯系方式,并與我們的工作人員(15029910152)聯系,微信同號。
陜西省慈善協會將為捐贈100元(含)以上的捐贈人開具捐贈票據。需要捐贈發票的愛心網友請將發票抬頭、聯系人、收件地址、電話、及捐贈截圖(包含捐贈項目、捐贈金額和交易單號)等信息發送至sxcsfp@126.com。經確認后我們將盡快開具票據并郵寄。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