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太龍 記者杜靜波攝
□任太龍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民政協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的重要論述,閃爍著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光輝,散發著與時俱進的時代光芒。通過近期帶頭學習,組織委員培訓學習,邀請專家輔導,對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認識更加深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決不單純是國家層面的課題,基層政協同樣可以大有作為。下面談四點體會:
一、必須圍繞“治理”定坐標,發揮新型政黨制度優勢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須始終圍繞“治理”二字找準工作坐標?;鶎诱f更要在全力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主動作為。應當緊密結合基層中心工作,圍繞區域大局大事、政策決策,組織協調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各界別在編制制定區域重大發展規劃,推進落實黨和國家重大部署,如在防控風險、脫貧攻堅、污染防治“三大攻堅戰”等重要行動中,充分溝通協商,形成工作合力,使我國新型政黨制度的優勢和作用體現在國家治理的大格局和全過程,發揮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必須融入“體系”找方法,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政協必須自覺融入體系,自覺服從服務于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總目標總要求,尋找建立符合政協職能特點的工作方法,使政協履職的初心與目標相一致,使命與方法相統一。我們在工作中嘗試向30個區級部門選派民主監督小組,實行統一規則、統一流程、統一公示、統一印發工作手冊,規范工作模式,實現了基層政協民主監督的組織化,而且達到了黨委政府、人民群眾、被監督單位和民主監督小組“四方滿意”。
三、必須以提升履職能力助推提升“治理能力”
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必須以提升委員履職能力助推提升“治理能力”。要不斷強化委員履職培訓,建立落實委員履職登記、提醒、述職、通報、評先、懲戒等全過程履職管理的制度措施,使“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成為委員的履職標準,使“守紀律、講規矩、重品行”成為委員的行為規范。
未央區政協探索“把協商民主落實到基層,兌現給百姓”,使協商民主讓老百姓“看得見、夠得著、用得上、信得過、心貼心”,也使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機構的重要之要、專門之專、智庫之智、合作之合更接地氣、更有質量,為提升區域治理能力提供無形支持和正能量。
四、必須在“現代化”上做文章,擴大統一戰線“朋友圈”
當前,我國正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兩新組織不斷涌現,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成為全力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力量,現代化的征程上不斷有新的課題需要破解。為此,我們著力將政協組織向街道延伸,組成各街道委員活動小組,設立各委員小組協商民主工作室,零距離傾聽交流社情民意信息,廣泛暢通各種利益訴求進入決策渠道,成為停在百姓家門口的“民意直通車”和在群眾身邊又被社會廣泛認知的對話交流平臺。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不斷進入我們的“朋友圈”,壯大合作共事力量。在履職手段上,在社情民意實時傳送、遠程協商等方面創造新的模式,搭建更有張力、更便捷高效的政協履職平臺,為政協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立更有力的支撐。
(作者系西安市未央區政協主席)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