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鳳翔縣牢固樹立大抓基層、打基礎、促發展的理念,持續深化“學習型、智慧型、服務型、奮進型”黨支部建設,不斷擦亮支部“政治底色”,持續增強政治領導、組織群眾、服務群眾、推動發展的能力。
著力擦亮“政治底色”,提升支部政治領導力。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研究制定《加強領導班子政治建設實施意見》,緊密結合村“兩委”換屆選舉工作,把牢政治標準,把穩政治方向,確保在政治上講忠誠、組織上講服從、行動上講紀律。堅持以“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為抓手,定期下發送學清單和重點內容,做到學有重點、學有所獲,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學習能力。細化落實《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制度,推行《“三會一課”紀實登記制度》,對組織生活全程紀實、痕跡管理,以制度力量促進黨內組織生活常態化規范化。
著力鍛造“過硬隊伍”,提升支部凝聚力。深化“服務型、奮進型”黨支部建設,按照“黨員定諾、黨支部審諾、公開示諾、黨員踐諾、民主評諾”的程序,深化開展“黨員承諾踐諾”活動,實行積分制管理,全程陽光公開,接受群眾監督。全縣農村黨員累計承諾事項4863件,解決群眾困難問題5300余件。實行共產黨員家庭掛牌制度,對外亮身份、對內明責任。推行“線上列單,線下服務”黨員服務模式,“線上”征集群眾“微心愿”“微建議”、發布群眾“微困難”“微意見”,“線下”結合主題黨日,機關黨員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現場辦結問題,解決困難。
著力加強“黨旗引領”,提升支部戰斗力。依托172個鎮村便民服務中心,設置黨群服務、養老醫療、治安民調等5大類396個便民服務崗,推行“一廳式、上門式、延伸式”服務模式,實行“服務”,推出“貼心服務卡”,把精準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先后征集各類意見建議2800余條,組織開展“志智雙扶”“關愛貧困群眾”等主題活動50余場次。推行“支部+產業+貧困戶、支部+示范園區+貧困戶”等“黨建6+”模式,把“黨旗”插在產業鏈上,充分發揮華龍牧業、簡氏藥材基地等15個省市農業示范園區,糜桿橋鎮西白村、南指揮鎮等5個黨建促“三變”改革典型作用,促進農村集體經濟“造血”升級。
(通訊員 師引強 劉曉鵬)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