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寧強政協充分發揮政協大團結、大聯合優勢,積極組織動員非公經濟人士,政協委員及商會等力量,借助社會力量助推脫貧攻堅,促使扶貧從政府“單打獨斗”向政府、社會“協同作戰”轉變,凝聚起最廣泛的扶貧力量。全縣166名政協委員,20個商會107家民營企業與貧困村結對幫扶,實現了結對幫扶工作的全覆蓋。
該縣開展“百企幫百村”精準扶貧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全縣107家民營企業進村,與107個貧困村進行了“一對一”結對幫扶。寧強縣林泉發展公司出資3萬元,購雞苗1600只,發放給滴水鋪村30戶貧困戶,并提供配套飼料和技術指導;羌州茶業公司籌資5萬元,購豬仔118頭,無償投放給七盤關村和韓家壩村43戶貧困戶,與養殖戶簽訂“訂單”收購協議,提供技術指導土法喂養,并承諾到年底以高于市場價回購;寧強縣萬信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吸收60戶貧困戶入社,今年栽種天麻超過300多畝,下半年收入分紅;寧強三鑫東智公司給擂鼓臺村投資2萬元,幫助硬化安置點道路。秦川大廚、思青科技、漢羌源實業公司……等一大批企業也都與各個貧困村對接,捐贈資金和物資折合人民幣160余萬元,落實了8個產業扶貧項目和2個農村專業合作社。各商會、企業投入精準扶貧資金近8000多萬元,其中產業扶貧項目投入6000多萬元,為脫貧攻堅貢獻了力量。
該縣政協委員將崗位優勢、職業優勢、專業特長轉化為扶貧力量,成為該縣脫貧攻堅的一支生力軍。縣政協委員羅玲在肖家壩村建有養牛場,吸納12名貧困勞力進場做零工或委托收購玉米秸稈,以每噸200元的價格收購當地秸稈620噸,貧困戶務工收入61590元;委員魏富業、杜西成、朱保安等捐資15萬元,為貧困村“愛心超市”助力; 委員張寅生給4戶易地分散安置建房貧困戶資助水泥10噸。該縣政協委員通過“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民”等模式,引導帶動貧困戶積極加入專業合作社。截至目前,該縣政協委員共走訪貧困戶600余次,發放慰問金40余萬元,幫助貧困戶落實扶貧政策513件。
據悉,該縣非公經濟人士,政協委員及商會為助推脫貧攻堅建諍言、獻良策、出實力,聚合扶貧攻堅的磅礴之力,累計投入幫扶資金1200多萬元用于貧困村、貧困戶產業發展,貧困村干部主動與幫扶企業對接,制定脫貧措施,為持續擴大幫扶成效,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貢獻了智慧和力量。(馮云)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