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碩果飄香,農民們到了收獲的季節。為慶祝第一個“農民豐收節”,展示定邊科技強農新成果、產業發展新成就、鄉村振興新面貌,助力脫貧攻堅,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追趕超越和全面小康建設步伐。9月26日—27日,定邊縣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暨特色農產品推介會系列活動之“幸福定邊·美麗家園”慶豐收鄉村振興大展演和“助力脫貧·共享豐收”特色農產品推介會舉辦。
“幸福定邊·美麗家園”慶豐收鄉村振興大展演,共分為耕作鄉村、收獲鄉村、美味鄉村、現代鄉村、文化鄉村、生態鄉村六個篇章進行展示。傳統耕作,機械化耕作、收割的展示,展現了傳統農耕文化和機械化對現代農耕帶來的巨大變化,大大提高了種植和收割效率,解放了農民;無人機飛向田間噴灑農藥,管理農田,“互聯網+”新業態,電子商務助推“三農”工作,科技發展提高了管理效率,帶來了新的營銷方式,提出了新要求、新思維、新作為。玉米、谷子、蕎麥、洋芋、糜子等這些豐收的農作物一一亮相,這些收獲的碩果制作成的米饃饃、蕎面殼殼、洋芋不拉子和攪團等美食,上演味蕾“誘惑”,獲得了在場群眾的陣陣掌聲,巧媳婦們走上展示臺一展剁蕎面的風采,成為一道風景線,讓人嘆為觀止。農民書法愛好著現場書寫,手工精巧的能人們展示了十字繡、柳編筐、老虎枕頭等十分精美的手工藝品。
大展演活動后,參觀組一行來到金中昌信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定之蕎蕎麥專業合作社和吉元泰馬鈴薯淀粉生產加工公司,實地參觀了生產車間,詳細了解了馬鈴薯全粉生產線,馬鈴薯淀粉加工、粉條加工生產線和蕎麥脫殼、石磨磨粉生產線。參觀組一行還來到白泥井鎮大水村的田間地頭,現場觀看了村民使用機械化收割馬鈴薯的場景。(高三寶 夏晶 )
在“助力脫貧·共享豐收”特色農產品推介會上,介紹了定邊農業的基本情況,推介了馬鈴薯、蕎麥、羊肉等定邊特農產品,邀請專家對定邊羊肉、定邊蕎麥、定邊馬鈴薯進行了專題講座,宣讀了關于開展“助力脫貧·共享豐收”特色農產品訂購倡議書,舉行了簽約儀式。據了解,現場共訂購特色農產品大禮包2萬余份,共計603萬余元。
“農民豐收節”是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的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從2018年起,將每年的農歷秋分日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這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專門為農民設立的節日。此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助力脫貧攻堅,奮力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宣傳貫徹黨的“三農”政策,謳歌新時代農業農村新氣象、新業態,展現新時代農民新風貌,共同建設美麗鄉村,實現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
編輯: 超級管理員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