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10月16日,由陜西省民政廳、省扶貧辦、省慈善協會主辦的陜西“救急難”項目宣傳推進活動在鎮安縣舉行。
活動儀式上,有關人士宣讀了鎮安縣“救急難”受助人員名單及金額,并向20名受助代表發放“救急難”受助金;陜西品善分子影像科技有限公司向鎮安縣醫院捐贈1臺價值800余萬元的1.5T超導磁共振醫療設備,用于貧困患者醫療檢查;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向省慈善協會“救急難”平臺定向捐贈50萬元,用于建檔立卡戶大病患者的救助;陜西怡康醫藥連鎖有限責任公司向省慈善協會捐贈30萬元,用于開展“健康扶貧一元關愛扶貧活動”,其中8.9萬元用于向鎮安縣捐贈50臺制氧機;廣州市澳鍵豐澤婦女關愛基金會定向捐贈14.4萬元,啟動“鎮安縣困難家庭婦女幫扶”項目,用于貧困家庭婦女的體檢和勞動技能的培訓。
據悉,截至2018年9月,省慈善協會收到全省急難救助申請1072例,審核通過實施救助681例,支付政府購買服務“救急難”專項資金1650萬元。實施救助:惡性腫瘤192例;心腦血管疾病78例;肺、肝、胃部疾病27例;白血病及其他血液類疾病99例;燒傷及意外傷害39例;尿毒癥及其他類腎病117例;神經類疾病88例;其他類疾病41例。其中深度貧困縣94例。
省慈善協會會長劉維隆表示,深度貧困縣的重特大疾病家庭救助問題是重中之重。要深入開展調研摸底,創新模式,聚焦深度貧困戶,精準發力。募集更多的社會資金用于項目的實施。
省民政廳副廳長戈養年要求,各級政府民政部門,要切實做好兜底脫貧工作:加強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加大醫療救助和臨時救助力度;做好特殊困難群體救助保障工作;進一步加大“救急難”項目的工作力度,讓廣大貧困群眾能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愛。(胡運森)
《各界導報》2018年10月23日 第4159期 第四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