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鳳縣:探索生態環保新途徑 打造生態文明新地標

2018-10-25 15:37:05  來源: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  


[摘要]鳳縣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地處秦嶺腹地、嘉陵江源頭,縣域總面積3187平方公里,轄9鎮66個行政村,總人口11萬。2017年9月,鳳縣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成為陜西首家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

  ——鳳縣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匯報

  鳳縣位于陜西省西南部,地處秦嶺腹地、嘉陵江源頭,縣域總面積3187平方公里,轄9鎮66個行政村,總人口11萬。2017年9月,鳳縣成功創建為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成為陜西首家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鳳縣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建綠水青山縣,贏金山銀山路”的工作思路不動搖,持之以恒優生態、促轉型、惠民生,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鞏固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切實把鳳縣打造生態文明建設樣板縣,讓縣域經濟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創建成功后,鳳縣制定“1441”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模式(既1個目標引領即綠水青山,4個機制保障,4個抓手推進, 走1條持續發展生態文明之路),現將鳳縣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做法匯報如下:

  一、堅持機制創新,推進生態文明制度化

  著力推動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以制度保障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開展。

  一是設立“全盤掌控”工作機構。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組長,以四大班子領導為副組長,以縣級各部門為成員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設立鳳縣生態文明建設辦公室,明確了專人專崗。開展政府引導,全民參與,舉縣一致開展生態建設的工作局面。

  二是創建“全力支持”資金保障機制。建立健全生態建設資金保障制度,將生態工程建設和農村環保設施運行、保潔隊伍建設等生態相關費用納入生態建設保障資金之列,由政府財政統籌安排,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在推進生態建設中的激勵和助推作用。加大對生態環保重點工程配套資金落實和獎勵制度,及時按要求落實配套資金。根據各鎮和各相關部門生態建設進展、生態亮點工作,落實初期啟動資金、中期推進資金和終期獎勵資金制度。按季撥付鎮村垃圾車運輸車運行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費,按月撥付保潔員工資。確保農村環衛設施正常運行,增強保潔隊伍積極性。近年來,鳳縣不斷加大生態環保資金投入量,生態環保投資比例占GDP的比重達3.5%以上。

  三是夯實“無縫對接”工作格局。鳳縣在推進城鄉生態環保綜合管理制度過程中,建立了以城鄉環境整治、環境監管、大氣污染防治管理為內容的網格化生態管理工作格局,實現城鄉生態環保網格化綜合管理,將全縣縣、鎮、村企三級劃分148個網格點,實行縣級領導包片、職能部門包責、各鎮包抓、村企包點的責任體系,切實達到縣、鎮、村企三級聯防聯管體系,實現生態環保工作“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無縫對接”的模式,初步形成生態保護常態化機制。

  四是強化“從嚴問效”考核追責機制。建立生態考核和追責機制,不斷完善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領導干部考核指標體系與考核辦法,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在縣委縣政府對各級黨政領導干部政績考核中的比例,把生態文明建設成效作為干部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實行生態文明建設一票否決制的考核機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嚴格落實《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細則(試行)》,對領導干部不顧生態環境盲目決策、造成嚴重環境損害后果的,嚴格落實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二、補齊生態短板,提升全縣生態文明水準

  為了提升全縣生態文明水平,鳳縣以環保部《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市指標(試行)》為準繩,查找生態建設中的短板,補齊短板筑強生態文明建設基礎。

  一是補齊生態指標短板。我們對照創建指標,建立指標達標短板“清單”。結合縣情進一步分解細化,將污水處理、垃圾處置、危廢處置、村莊環境整治、工業企業循環用水等約束性短板指標分解到各個職能部門,統一部署安排,倒排時間表,采取定人員、排進度、限時間等方法,全面助推指標“清單”消賬工作,確保各項生態指標高限達標。

  二是補齊農村環境短板。鳳縣地廣人稀,分布較散,農村環境整治工作難度較大,鳳縣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列清農村環境短板“清單”,采取農村環境連片整治、讓美麗鄉村建設、示范村建設、一般村建設統籌推進的方式實施農村環境全域覆蓋工作,解決農村生態環境短板。建成了7個鎮級垃圾填埋場和45個鎮村莊人工濕地和微動力污水處理設施,組建了100支村級專業環衛隊伍,形成了“組收集、村運轉、集中處理”的垃圾處理運轉機制。同時,我們還在全縣建成了25個垃圾兌換超市,鼓勵和引導群眾用分揀的可回收垃圾兌換日常生活用品。

  三是補齊生態意識短板。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和動力,鳳縣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道路,看重群眾的力量。通過開展環保大講堂、“生態文明”電視專欄節目、生態環境不文明曝光臺電視欄目,采取聯合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生態環保宣傳活動和“六.五”環境日等宣傳節日的宣傳活動,引導群眾生態文明理念,提高群眾生態文明意識。鳳縣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知曉達98%。

  三、破解轉型阻力,攻克生態難題

  鳳縣在生態文明建設推進中遇到難題,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去攻克所面臨的阻礙,讓生態文明同經濟發展雙贏之路得以平穩進行。

  一是工業轉型發展穩步推進。打破舊思路,扶持新工業,全縣工業發展轉型升級。鳳縣是礦產資源大縣,鉛鋅、黃金采選加工業在縣域經濟中的比重在80%以上。我們立足長遠,敢于對自己“動刀子”。近年來,我縣大力壓縮礦山開采規模,對生產規模小、資源利用率低的小型礦山一律整合,對不符合國家規定企業給予逐步關停,將全縣130多戶小型鉛鋅采礦企業整合為29戶。對整合關閉的礦山企業全部進行生態恢復,大幅提升了資源利用率,降低了礦山生產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在工業轉型中,我們以節能環保和循環利用為主攻方向,建成了東嶺鋅業、聲威水泥余熱發電及環保設施改造等一批節能減排項目,境內工業企業完成了廢水循環利用系統建設。同時,鳳縣還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企業,鳳縣龍源風電、漢和動力電池負極材料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全縣風電裝機容量達到150兆瓦,鳳縣連續兩年躋身“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強縣”。

  二特色農業建設日益壯大。農業增效益,市場創品牌,實現農業生產生態的緊密融合。我們針對區域內山多地少,農業生產效益低的實際,大力發展特色生態農業。對產出率偏低的25.8萬畝坡耕地全部退耕還農業林和生態林,發展花椒、核桃、蘋果等經濟林6.5萬畝;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間地頭等零散土地資源,鼓勵群眾發展林麝、大鯢、中藥材等特色種養業,鳳縣被譽為“中國林麝之鄉”稱號;對集中連片的耕地,重點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精心打造大紅袍花椒、高山無公害蔬菜、地道中藥材、中蜂養殖和林麝養殖“五大特色產業基地”。同時,積極推動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鼓勵和引導公路沿線、景區周連的群眾建設休閑農家、休閑農莊、采摘觀賞園,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建成農業示范園16個,特色休閑農業基地5個。

  三是依法治污促進生態和諧。治污出重拳,打好宜居生態這張“金名片”。我們堅決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的落后產能,先后關停了工業總產值超過30億元的5噸黃金冶煉、5.5萬噸鉛冶煉等一批工藝落后、污染嚴重的企業;我們還不斷加大環境監管力度,扎實開展“治污降霾•保衛藍天”行動,督促境內企業加大治污設施建設和正常運行,督促企業進行生產技術提升改造,實施生產零污染排放;持續加大污染源治理力度,認真落實“水十條”、“氣十條”“土十條”管理辦法,切實做好水、土資源保護。嚴格執行《陜西秦嶺保護條例》,秦嶺條例中規定限采區內采礦企業已按要求有序退出;繼第一污水處理廠建成投運后,建成日處理3000噸鳳州第二污水處理廠,并投運。組合式治污措施有力,確保生態環境不受破壞。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考核位居全省前列,連續三年躋身“中國百佳深呼吸小城”榜單。

  四、提升生態層次,聚力打造生態宜居地

  一是堅持造綠成景,膨脹綠色總量。植綠造林方面,打造一個“景”字,我們將造林綠化與生態旅游發展相結合,以建設景區的標準植綠,以建設公園的標準造景,努力探索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高度統一的造林綠化模式。道路水系綠化以寬幅綠化林帶為主,喬、灌、花、草相搭配,注重整體綠化美化效果;村莊綠化以經濟林為主,注重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縣城和城鎮綠化注重生態功能和美化作用,綠地類型豐富多樣,與生產生活設施和諧相融,形成了覆蓋城鄉、特色鮮明、綠景交融的綠化景觀體系。我們還全面加快生態建設產業化步伐,在“秦嶺花谷”的實施基礎上,實施了“羌鄉竹城,五星鳳縣”改造提升工程,實現竹林圍村、花卉進院、農田增色、游園添景的生態景觀效果,打造了新的旅游看點和群眾收入增長點,有效提升了秦嶺花谷的景觀交果和產業帶動力。

  二是做強山水文章,挖掘提升自然資源。景區改造方面,注重一個“提”字。我們按照提升設施、提升服務、提升原生態韻味的整體思路,在盡量保持原有自然風貌的前提下,適度布設人文景觀和旅游設施,實施了通天河國家森林公園、紫柏山國家自然保護區等原生態景區改造提升;強調山水人文交融,將生態景觀與人文歷史相結合,實施了鳳凰湖景區提升改造、消災寺少林文化產業園等生態人文景區建設項目;

  深入挖掘鎮村域文化內涵,培育一批旅游特色名鎮和文化旅游古鎮、特色休閑旅游示范村,實現全域生態旅游。注重將鄉村生態旅游融入生活,建成了東河印象、波爾多莊園、荷塘月色、嶺南長壽村等一批鄉村生態休閑景點。

  三是突出生態宜居,打造最美小城。按照國家5A級景區標準實施城區規劃建設,突出一個“融”字,將生態承載和旅游要素與城市規劃建設有機融合。在提升城市服務功能方面,我們強力推進“東擴西移北上”戰略規劃,實施鳳凰湖廊橋、豐禾山隧道等一大批公共服務工程。在提升質量方面,實施了“縣城集供熱、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等生態建設工程。在推進特色項目方面,我們加快推進縣城擴容提升和棚戶區改造,啟動實施了生態水面、音樂噴泉、山體美化、堤岸亮化等“一江兩岸”提升改造工程,完成了以樓體亮化、桿線下地、建筑立面改造等為主要內容的新建路改造提升項目,將新建路打造成了“一街一景”特色商業街區。在提升城市管理方面,我們完成了城市執法管理體系改革,理順了市政設施維護、環衛保潔、執法管理等工作機制,亂停亂放、出店經營、野廣告等城市頑疾得到有效治理,城市面貌和形象品位不斷提升。經過綜合服務工程、公共設施完善工程、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打造出“七彩鳳縣、水韻江南、生態之城”鳳縣新形象。

  五、強化督查問責,落實追責機制

  以督查為抓手,落實追責機制,切實推進生態文明工作。

  一是創新督查新模式。鳳縣組織以生態辦為牽頭單位,以領導小組成員單位為成員督查檢查工作。圍繞各類生態文明重點工作,探索推行以建賬、曬賬、查賬、銷賬、交賬、問責為主要內容的常態化督查制度,嚴格落實重點工作精準化、動態化、時效化、透明化,切實推進生態建設工作有力推進。“建賬”,就是對每項工作,建立臺賬,明確目標任務、責任主體、主要舉措和完成時限,實行動態化管理;“曬賬”,就是將建賬情況,在一定范圍內公示,接受監督;“查賬”,由相關考核部門深入基層一線,面對面加強督查指導;“銷賬”,就是每項工作完成后,嚴格組織驗收;“交賬”,就是再次對照任務,結合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進行打分測評。

  二是嚴格落實問責機制。落實問責機制,發揮機制制度的助推作用。“問責”切實把常態化督查機制落實到實處,確保督查不走形式。“問責”就是根據查帳、交帳結果,對工作滯后,影響生態建設工作提升的單位和個人嚴格落實領導干部追責問責機制。“問責”主要形式表現在年底目標責任制考核中落實一票否決制,既工作不力單位、個人不列入縣上各類優秀等次考核,同進對情節輕責任領導、主要干事給予相應處分,對造成嚴格后果,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生態文明建設永遠在路上,今后,我們將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不斷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新途徑,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打造鳳縣生態文明新地標,努力把鳳縣建成全國生態文明樣板區,為“美麗中國”添彩。

編輯: 羅亞秀

相關熱詞: 鳳縣 生態文明 建設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永吉县| 济宁市| 绿春县| 碌曲县| 江西省| 葵青区| 运城市| 南京市| 岢岚县| 大余县| 西藏| 泾源县| 沙坪坝区| 西昌市| 含山县| 吉木乃县| 孟津县| 新乡县| 桃园县| 濮阳市| 阿瓦提县| 禹城市| 景泰县| 武邑县| 大理市| 临潭县| 孟村| 察雅县| 罗城| 祁连县| 台山市| 牟定县| 正阳县| 临邑县| 香港| 白银市| 麻江县| 长岛县| 象州县| 黔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