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翾是延川縣第九屆政協委員,也是延川縣延水關衛生院院長。劉翾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已有20多年,來到延水關衛生院只有兩年,就讓這個衛生院成為延安市級規范化鄉鎮衛生院。這緣于劉翾經常對同事說的一句話:“把衛生院當成自己的家一樣來打理,把患者當作親人一樣去關愛。”"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讓履職實踐在平凡崗位上閃光

2018-11-28 08:44:54  來源: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  


[摘要]
劉翾是延川縣第九屆政協委員,也是延川縣延水關衛生院院長。劉翾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已有20多年,來到延水關衛生院只有兩年,就讓這個衛生院成為延安市級規范化鄉鎮衛生院。這緣于劉翾經常對同事說的一句話:“把衛生院當成自己的家一樣來打理,把患者當作親人一樣去關愛。”...

 

委員劉翾為患者診療
委員武鋒深入農家走訪
委員宿平助推志丹旅游
委員謝鳳鳴心系貧困鄉親

 

  劉翾:把患者當作親人一樣關愛

  □ 實習記者 陳雪 記者 劉勇

  “阿姨,你怎么知道我是賀家河村的?”10月23日,在延川縣延水關衛生院住院的5歲女孩,對于院長劉翾能隨口說出她所在的鄉村,十分驚訝。

  劉翾是延川縣第九屆政協委員,也是延川縣延水關衛生院院長。劉翾從事醫療衛生工作已有20多年,來到延水關衛生院只有兩年,就讓這個衛生院成為延安市級規范化鄉鎮衛生院。這緣于劉翾經常對同事說的一句話:“把衛生院當成自己的家一樣來打理,把患者當作親人一樣去關愛。”

  2016年11月,劉翾來到延水關衛生院時,這里基礎建設落后,設備老化,技術短缺,大家工作積極性不高。有的村民生病寧愿跑遠路,也不到該衛生院來看病。“尤其是基層醫務人員嚴重不足,服務能力相對低下。”劉翾認為,現在的鄉村醫生普遍年齡大,而很多醫學院校畢業的大學生不愿到基層工作,使得鄉村醫生人才斷層。

  對此,劉翾參與了《提高鄉村醫生待遇》《降低學歷門檻招聘醫學類大專畢業生》《加大鄉村醫生隊伍建設》等多個提案的撰寫,建議縣上能夠保證鄉村醫生的待遇,招錄一批有資質的正式醫生,對他們進行分期、分批培訓,并實施績效獎勵制度。

  劉翾的提案得到延川縣有關部門的重視。2017年,延川縣制定了可行方案,計劃提高鄉村醫生工資待遇和社會保障水平。此外,還招錄了一批具有醫學類專業且具有一定工作經驗,或持有執業助理醫師證書以上的醫務人員,補充村醫崗位。今年,延川縣還組織舉辦了《延川縣2018年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等4期專題培訓,提高鄉村醫生的業務水平。

  為了滿足患者需求,劉翾還牽頭改善了衛生院的基礎設施,使衛生院有了干凈的病房、專業的中醫館、人性化的接種室、詳盡的檔案室后,患者也愿意到衛生院來看病。

  兩年來,劉翾組建的“延水關流動醫院”,對患者實行村衛生室集中治療,對他們進行健康教育、政策宣傳。“我們的流動體檢車進村入戶,對45歲以上的居民和全部貧困人口進行免費健康體檢,對20-64歲育齡婦女和35-64歲貧困婦女全部進行‘兩癌篩查’。對下不了炕、出不了村的患者提供上門免費送醫送藥送健康服務。”劉翾說,目前,衛生院對651戶貧困戶中365人實行慢性病簽約管理服務,村民們對此很是稱贊。

  針對延水關鎮地處偏遠的問題,劉翾構建了延水關遠程醫療平臺。通過遠程會診、遠程教育、遠程培訓、遠程查房等工作,對復雜疾病進行遠程診斷會診,解決了轄區百姓看病就醫難題。通過15期300余人次的遠程培訓教育,逐步提高了基層醫療技術綜合服務能力。

  劉翾已先后榮獲優秀政協委員、優秀院長、“醫德醫風”標兵、延安市巾幗文明標兵、延安市平安建設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她說,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她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今后,她將繼續提高工作水平和業務能力,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為魅力延川、健康延川作出貢獻。

  武鋒: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最大心愿

  □ 記者 原登榮 王斌

  在洛南縣巡檢鎮黑彰村,當地群眾親切地稱武鋒為自家人,他是群眾樂于交心的朋友,更是群眾擁戴的好干部。

  2016年初,作為洛南縣政協委員、縣委統戰部副部長的武鋒,被選派為巡檢鎮黑彰村第一書記。他說:“扶貧干部和政協委員一樣,都要時刻心系群眾,并盡自己最大努力,讓更多鄉親早日脫貧。”

  黑彰村距離洛南縣城26公里,是洛南北部典型的高寒邊遠鄉村,四面環山,雖然自然環境優美,但基礎設施落后,產業發展滯后,群眾增收困難。

  “要想干事,規劃先行。為制定一個適合黑彰村經濟發展的方案,我挨家挨戶走遍了全村10個村民小組,熟識了全部貧困戶和大部分農戶的情況。”武鋒回憶說,走訪期間他把各家各戶的人口、耕地、家庭收入以及群眾的意見建議,詳細地記錄在民情日記上。

  掌握情況后,武鋒便召集駐村“四支隊伍”,就全村產業、基礎設施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短期改善村基礎面貌,中期發展產業增收入,長期穩定效果抓提升”的脫貧攻堅工作總體思路。

  摸清了底子,找到了思路,武鋒開始帶領群眾腳踏實地干起來。在黑彰村包扶單位洛南縣委統戰部支持下,村上共修建通村公路11公里、通組聯戶路37條6.5公里,修建了4座便民橋,并建設了專門的健身活動廣場。

  看到村容村貌得到改善,群眾開始另眼相看這個“第一書記”。武鋒表示:“能得到群眾認可,是村干部最大的榮耀,這也更激勵我把扶貧工作做好。”

  在實施基礎設施改善的同時,武鋒又打起了發展油葵產業的主意。“剛到村上,我就發現黑彰村有種植油葵的傳統,而且氣候適宜,摸底后得知村上油葵面積約100畝,基本處于自給自足狀態。”于是他向派駐單位爭取油葵種子和化肥,免費發放給貧困戶,鼓勵他們搞油葵種植。

  對此,大部分村民顧慮重重,既怕種植失敗又怕銷路不暢。為測試油葵產值,武鋒當即租了7分地,率先種起來。“幾個月后,我收獲的80斤葵花籽收入約1000元。”武鋒表示,村民看到收益不錯,紛紛種起了油葵。

  2017年,全村油葵種植面積600畝,產值約66萬元。

  在村民眼中,武鋒一直閑不住。他沒事就入戶走訪,把自己當作村民一員,和群眾拉家常、交朋友。他成了群眾最信任的人,大家遇到困難總是愿意找他幫忙解決。

  兩年前,69歲的貧困戶王建民上山砍柴,離家8小時后仍未回來,家屬急得束手無策,便來到村委會找武鋒幫忙。“得知情況后,我一邊安慰家屬不要擔心,一邊聯系村干部發動群眾尋找,并向鎮政府和派出所上報。”武鋒回憶說。

  隨后,武鋒召集50多名群眾,帶領他們分成9個搜救小組,從山腳一字排開,地毯式冒雨上山搜救,終于在5個小時后發現老人。武鋒說:“找到老人時他摔倒在山澗,已經體力不支,在漆黑的雨夜里,我趕緊背著他下山找醫生診治。”

  今年,武鋒被評為商洛市優秀“第一書記”。說起榮譽,武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說:“我就是農村娃,和群眾一起努力,讓他們早日脫貧,過上好日子,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宿平:讓更多的人來志丹旅游

  □ 實習記者 陳雪 記者 劉勇

  “我必須要回到志丹去。”2016年,在延安工作的宿平決定回到志丹,為志丹文化旅游事業發展出一分力。

  宿平是志丹縣第九屆政協常委,亦是志丹縣赤都文化旅游產業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宿平說,他的父親在志丹縣插隊后留在了志丹,并從事文物工作。宿平從小便跟著父親,踏遍當地的溝溝壑壑、山川河流。

  多年在文化、文物等單位工作,熟悉志丹文化文物資源的宿平,決心做好志丹縣文化旅游工作。

  2017年當選志丹縣政協常委后,宿平提出了《不斷挖掘文化文物資源努力打造志丹軟實力》的提案。宿平認為,志丹對土地、石油等硬資源的開發利用,極大地改變了全縣經濟社會的面貌,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但是,對于極富特色的文化軟資源,志丹開發利用不足,沒有發揮其優勢。

  近年來,有幾部電影、電視劇在志丹永寧山等地拍攝后上映,社會反響良好。宿平建議,應以永寧山為依托,新建一座專供拍攝革命歷史劇的影視城,提高當地知名度、增加旅游業收入。此外,宿平還建議挖掘農牧業資源,打造陜北傳統農耕文化觀光游;挖掘文化資源,打造太平山民間文化藝術村;挖掘邊塞文化資源,打造邊塞文化與秦直道徒步游;推動旅游品牌戰略,加快志丹經濟發展步伐。

  對于宿平的提案,志丹縣邀請了國內專家啟動了《志丹旅游產業發展整體規劃》《志丹縣紅色旅游總體規劃》編制。確定了今后志丹的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方向,樹立精品意識,把握志丹文化旅游的差異性。

  近年來志丹縣文物古跡與紅色遺址破壞較大。如修建保安革命舊址紀念館時對部分窯洞遺址的破壞,秦直道部分路段、戰國秦長城也被破壞,龍泉寺塔林的部分塔與石井圈、石井蓋、城臺石窟造像被盜。經過多方了解,宿平又提交了《關于加強志丹縣文物保護的建議》。他建議,要加大對志丹縣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與古遺址的保護與監管,加強出土文物的保護。

  基于宿平的建議,志丹縣文體廣電局將全縣的文保員由原來的37名增加到67名,并對志丹境內田野文物進行了全面摸排檢查,對部分破壞嚴重的文物制定了搶救修復方案。

  此外,志丹邀請了延安市文研所專業人員全面勘察秦直道志丹段,了解其保存現狀。2017年5月,志丹縣對于城臺石窟寺院落進行平整處理,對秦長城李畔遺址進行了安全防護,并投資5萬元對義正達摩寺院進行全面維修保護。

  借助政協平臺,宿平的提案逐一得到落實。志丹縣委、縣政府明確職責分工,形成合力,統一領導全縣旅游發展,及時協調解決發展中存在的重大問題。宿平說,他愿意成為志丹縣文化旅游事業的先行者,為志丹縣的文化旅游產業作貢獻。

  謝鳳鳴:帶動鄉親脫貧致富,我非常自豪

  □ 記者 牛小寧 楊玉春

  “作為委員,能帶動鄉親脫貧致富,我非常自豪。”謝鳳鳴,岐山空心掛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寶雞市政協第十二屆委員。作為陜西省“岐山空心掛面”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要把非遺文化資源傳承好、發揚好,帶動鄉親脫貧致富。

  面對貧困戶的期盼,謝鳳鳴主動與縣農業局等部門聯系,為26戶沒有勞動力的貧困戶實施了產業托管,并廣泛吸納貧困家庭有勞動能力的成員加入合作社。

  為了讓一些懶散的貧困人員行動起來,謝鳳鳴靠著自己一張“婆婆嘴”,頂著種種壓力說服動員。貧困戶權勤仙,前幾年丈夫去世,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因治病已經債臺高筑,還要供兒子上學,每月的生活費讓她發愁。針對這一情況,謝鳳鳴優先讓她來合作社上班,使她兒子的生活費有了保障,心情也好了許多。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貧困戶缺乏技能,謝鳳鳴便充分發揮岐山空心掛面傳習所培訓功能,聘請資深老匠人,為“留守婦女”,特別是貧困戶中缺少技術的群眾,進行手把手的口授心傳、培訓教學。在學習期間,合作社管吃管住,每天每人還發放30元生活補助。

  貧困戶曹占懷、寧秋蘭、蔡秋讓等20余名學員學成后直接進入合作社工作,他們增收渠道寬了,脫貧致富信念堅定了。

  作為一名基層政協委員,謝鳳鳴始終心系貧困戶。羅偉鋒、楊小超是岐山兩個身殘志堅的年輕人,飛速發展的電子商務吸引了他們。為了鼓勵他們自主創業,謝鳳鳴以合作社生產成本價讓他們在網上銷售,增加他們的收入。

  貧困戶樊宗明全家5口人,母親已經年逾八旬,媳婦有精神障礙,兒子自幼患病成為三級殘疾,女兒性情孤僻,全家僅靠樊宗明一人支撐。謝鳳鳴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去年9月得知寶雞有家醫院來岐山對殘疾人進行鑒定診斷,就及時去樊家說明情況,親自開車拉上他的家人為其診斷。經鑒定,兒子從原來的三級殘疾上升為二級殘疾。為了使其子勵志創業,謝鳳鳴多次開車將他拉到縣城參加電商知識培訓。并托人在西安為其女兒找工作,幫其兒子做微商,代發貨物。在謝鳳鳴的幫助下,這個多災多難的家庭開始走出陰霾,自食其力。曾經沉默的兒子,也變得開朗活潑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謝鳳鳴的辛勤努力得到了肯定,先后榮獲“寶雞市三八紅旗手”“寶雞市職工創業明星”“寶雞市非遺保護工作先進個人”“岐山空心掛面省級非遺傳承人”“岐山縣優秀政協委員”等多項榮譽。所創辦的岐山空心掛面專業合作社也被農業部命名為“全國農民合作社加工示范單位”,被省農業農村廳和省婦聯評為“陜西省優秀婦女專業合作社”“陜西省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性示范單位”等。

編輯: 陳晶

相關熱詞: 履職實踐 平凡崗位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呼玛县| 枣强县| 梅河口市| 文化| 武胜县| 西乌珠穆沁旗| 措勤县| 昆山市| 辽阳县| 本溪市| 仙游县| 穆棱市| 上蔡县| 长宁区| 阿克陶县| 宣汉县| 田东县| 鹿泉市| 古交市| 乐昌市| 武威市| 株洲县| 宁明县| 乌什县| 绥化市| 原阳县| 吉首市| 廊坊市| 元江| 奉贤区| 图片| 哈巴河县| 中江县| 宜良县| 莱西市| 中阳县| 莒南县| 邹城市| 印江| 涟水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