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導報—各界新聞網記者 張寶勤 通訊員馬秀紅
“為我們發展蘋果產業的雷書記走了,太意外了。”合陽縣委農村工作部部長雷更奇11月24日周六值班期間突發疾病,因公殉職的消息不脛而走。
合陽縣甘井鎮十里八村的鄉親們紛紛為他感到痛心和悲傷,一時間無法接受這個現實。麻陽社區黨總支書記梁登昌幾次哽咽地說:“雷書記前幾天還來我們甘井鎮了解蘋果產業發展情況,走村串戶了解農民今年的收成。我們麻陽社區的蘋果面積已從最早的600畝發展到現在的3000多畝。我們村上的嘎啦蘋果就是雷部長帶領我們發展起來的。沒有雷部長,就沒有甘井蘋果走向全國的輝煌。”提起雷更奇,甘井鎮的果農們親切地稱他為“蘋果書記”。
雷更奇(右一)冒雪查看甘井鎮初心公園現場觀摩點
不忘初心 服務“三農”
48歲的雷更奇是王村鎮人,1989年參加工作,199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后擔任新池鎮黨委副書記、防虜寨鄉黨委副書記,皇甫莊鎮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甘井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甘井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2014年11月至今任縣委農村工作部部長。扎根鄉鎮25年,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年華奉獻基層一線,每到一處都會成為農民最貼心的朋友。
黨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后,雷更奇把深入研讀鄉村振興政策作為日常的重要工作來完成,特別是重點關注中省專家對三農工作政策性解讀和各地市成功經驗做法,及時全面了解把握最新政策動向,建立以鎮(街)黨政一把手和鄉村振興領導小組成員單位主要負責人為群成員的鄉村振興工作微信群,及時分享、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和典型做法。緊緊圍繞縣委農業農村工作中心,不斷提煉推進“三農”工作新思路,先后撰寫《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溝北探索》等調研報告12篇,為縣委縣政府正確決策提供了重要科學依據。
“開追悼會的時候,村民很多人自發地去縣城送雷部長,淚灑長街。群眾打心眼里感激他,懷念他。”甘井鎮下坊村黨支部書記王普成告訴記者,雷部長在甘井鎮任職期間,堅持腳底板子下察民情,群眾心窩子里體民聲,走遍了甘井巷道村戶和溝壑田壟,能叫出來許多老百姓的小名和田塊地名,提出了“壯大蘋果、香菇兩大支柱產業,人均一畝園”的發展思路,通過讓蘋果科學生長的大改形,提高商品果質量,給群眾帶來福利,讓我們甘井鎮的果農一個家庭每年實現二三十萬元的收入成了平常事。雷部長在甘井鎮工作的8年里,為了造福農民,改變農村面貌,開發荒地荒溝發展產業,修通村公路,打造惠民工程,解決群眾出行難問題,吸引更多客商,他帶領班子成員干了很多實實在在的工作,幾天幾夜都說不完。雷部長為人低調樸實,沒有一點官架子,把我們跟村干部都當自家兄弟,平時把我就叫“伙計”。他在甘井執政期間全面完成甘井鎮76條通村路建設任務,使全鎮蘋果面積擴大到6.5萬畝,成為全縣最大的蘋果生產基地。
下坊村黨支部書記王普成和麻陽村社區黨總支書記梁登昌談到雷更奇部長多次落淚
甘井鎮經發辦的工作人員黨建增給記者介紹了他眼中的雷更奇同志。黨建增說:“我當時在新池鄉工作時,雷更奇剛畢業,23歲,愛學習、愛看書,工作很認真,每天都會寫工作日志。工作起來常常是廢寢忘食,一天到頭就吃一頓飯。后來到甘井當鎮長和書記以后,成天就朝各村跑,幾天都顧不上回家。有一年鎮上工作比較忙,老父親有病、兒子有病都沒有時間回去照顧。特別是修建甘井火車北站時,時間緊、任務重,群眾的拆遷工作很難做。他耐心地圍繞群眾利益尋找突破口,保質保量完成了任務,是難得的好領導、好同事、好兄弟。唯獨對不住的就是他的家人。”黨建增說著說著已淚如雨下。
務實開拓追求卓越
縣委農工部先后承擔著美麗鄉村、農村改革、鄉村振興等全縣重點工作任務,尤其是合陽縣在全市率先啟動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在組織實施過程中,風里雨里身先士卒、撲在前頭是雷更奇部長日常工作的真實寫照。在他帶領下,合陽鄉村振興工作在全市前列,農村綜合改革在全市領先,金峪鎮溝北村被確定為“全省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示范村”,壯大集體經濟產業發展模式在全省推廣,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多次榮獲上級表彰,“全國美麗鄉村示范縣”“2017年度全市農村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先進單位”等殊榮花落合陽。
一年時間,雷更奇把一個村子跑了20多遍,在全國可能也不多見。金峪鎮溝北村是“三變”改革的試點村,以三變改革為契機,發揮自身特色產業優勢,不斷升級已有產業,進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在興旺產業、優化環境、傳承文化、提升治理上下功夫。努力實現全村產業升級、生態環境保護、農耕文明大發揚、正在努力地打造鄉村振興戰略樣板,更好地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溝北村黨支部書記楊升學說,如果不是雷更奇部長經常參與“三變”改革實踐的流程,耐心地給農民講政策、講法律,講改革新事物如何能讓村民共同奔小康,就沒有我們村這個典型。
溝北村的村干部們說:沒有雷部長,就沒有我們村這個農村“三變”改革的典型。
村委會主任李存才告訴記者,“三變”改革試點初期推動時難度還是很大的,群眾不理解,需要政策指導。群眾白天都在地里干活,只有利用晚上的時間才能把人召集起來。為了不影響群眾干農活,雷部長經常晚上趕到我們村召集大家一起商討研究,從成立機構、健全組織,宣傳政策、調查摸底,到清產核資、登記造冊,每一個環節都會參與,把溝北村的情況摸得清清楚楚。通過一年多的改革實踐,使我們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他讓農民的腰包也鼓了起來,他卻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赤子擔當情系“三農”
合陽縣政協主席張永利說,雷更奇同志政治過硬、信念堅定、敢于擔當、務實創新,而且襟懷坦蕩、為人厚道、光明磊落。是我們大家學習的好榜樣。
“赤子擔當風范永存圖振興,忠誠奉獻一生情懷為三農”這幅挽聯,正是雷更奇同志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也反映了全縣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的共同心聲。雷更奇部長嚴于律己,履職盡責守底線。他常常告誡所有工作人員:“要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必須認真履責,挺起腰桿把事情做到最好。”他關心同事,體恤下屬,與單位同志同甘共苦,因長期的鄉鎮工作,使他患上糖尿病,但每遇加班,他總能和大家共同堅守崗位,他總以沒事為由默默堅持。11月24日是個星期六,他突發心梗倒在了加班的崗位上。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為了不耽誤工作,雷更奇從來不請病假,前一段時間感到身體不舒服,一個人到醫院檢查后,包了幾樣藥物急急忙忙再次投入工作,從未向家人和同事提及,怕影響大家。父親2009年去世后,母親患有心臟病,眼睛視物模糊,幾近失明,如今84歲高齡,每年需兩次以上住院保養治療,他與家人默默承擔,拒絕朋友同事看望。
正是因為他為人忠厚實在、心里一直裝著父老鄉親,才成為農民的貼心人,他情系這片鐘情一生的厚土,兢兢業業,默默奉獻,大家發自內心地稱贊他是焦裕祿式的好干部。
編輯: 楊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