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稀團聚,老友重逢……這些人生希冀與期待,需要你我他伸出溫暖相助之手。
尋找,沿著愛心相助的溫暖之路,我們攜手行動,用點滴付出幫助他們吧!今天我們沐浴朝陽,明天也會接受晚霞洗禮,因為他們就是霞光映照中的我們!
□ 郝靜
七歲那年,父親參軍離家,父子就此訣別;而今,大半個世紀飛逝,那個七歲的孩童已成耄耋老人,但追思父親的腳步仍未停歇。
如果父親已逝,陳騰最想弄清父親埋在哪里,哪怕去磕一個遲到的頭、上柱祈福的香。
讀者求助
前不久,我通過朋友圈看到了《各界導報·老友周刊》記憶版刊發的“抗戰名鎮哈拉寨”一文,隨即與作者以及兩位后臺留言網友取得聯系,希望能給我的尋找工作帶來幫助。
我名叫王引泉,陳占奎是我奶奶的親哥哥,我的舅爺。叔叔陳騰是舅爺的兒子,今年83歲,一個地道農民。叔叔沒念過多少書,舅爺參軍時他年齡尚小,成人后才四處打聽其父下落。
那些年,農村通信不便,叔叔的尋親之路滿是荊棘。2016年,在奶奶的葬禮上,他才拜托我幫著尋找父親。七歲父母都不在身邊,孤苦伶仃一輩子,老人唯一的愿望就是找到父親。
“父親,兒子想您!”每每提及舅爺,叔叔陳騰就整夜整夜不得入眠,真擔心他身體吃不消。以后,還是盡量少打擾他,尋找舅爺的工作就交給我來完成吧。
在“老友”工作人員及熱心網友的幫助下,我見到了今年88歲的溫四兒(又名溫文),老人曾參軍馬占山部隊,但當時年齡尚小,只聽說過陳占奎其名,卻不知其去向。能做的工作我盡力都做了,可時間太久遠,線索有限,一些可能知道陳占奎去向的老人或許已相繼去世,我的尋找工作困難重重。
尋親線索
陳占奎(曾用名:陳雙虎、陳雙)于1943年農歷5月在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哈鎮(哈拉寨)馬占山率領的東北挺進軍參軍,當時家住內蒙古鄂爾多斯準格爾旗老荒地村大石拉溝社,家中留有配偶及一兒一女。參軍當年臘月,其妹出嫁當天,陳占奎曾與部隊一行4人到過妹妹家,自當晚離開后,至今下落不明。
據陳騰(又名陳彬)介紹,陳占奎后來可能離開馬占山部隊,轉去原五字灣韓團長部隊,后又去了沙圪堵奇子俊的部隊。在多次到馬占山隨員及家屬居住過的哈鎮趙家大院,以及沙坪梁附近的趙家、袁家詢問情況時,袁家有人稱,陳占奎和自己是拜把兄弟,在自家院內住過,1943年底離開后再無聯絡。
請了解或聽說過陳占奎消息的熱心讀者,見此消息后能提供線索,以幫助陳騰老人了卻多年心愿。
聯系人:王引泉電話:13904777013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