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全國興起新一輪“人才爭奪戰”以來,各地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引才、聚才政策不斷升級,報酬、社保、住房扥福利保障越來越好,戶口、年齡、專業等門檻限制越來越低,各地均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氣勢。
“人才是第一資源”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共識。“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自古以來,得人才者興,失人才者衰。從2003年中共中央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到2010年出臺的《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再到2016年的《關于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無不證明了我國對人才工作的重視程度。也充分論證了“人力資源是經濟社會長期持續發展的第一資源,全面開發人力資源是實現富民強國的第一國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第一目標,是各級政府的第一責任”的觀點。
習總書記在四川視察期間指出,發展特色產業、長期穩定致富,都需要人才,尤其是在脫貧攻堅已進入攻堅拔寨,啃硬骨頭的關鍵階段,人才的作用更不容忽視。
筆者顧慮,在日趨“白熱化”的“搶人大戰”中,會不會造成留給農村、中小城鎮和欠發達地區的人才越來越少的問題,影響城鎮化率的提高和人才流失的加速,引發的類似于“農村空巢”的現象?
“萬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在人才工作這盤“棋局”里,政府除了瞄準“高精尖”,更需把住“基本盤”。只有合理有效的將“選苗育苗”銜接好,將“高端引領、本地提高、鄉土培育”結合好,匯聚人才“梯隊群”,才能真正做到并實現“人適其崗、人盡其才”。
“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在引才聚才上,我們更應該多在改善環境吸引人、打造平臺培養人、用心用情留住人上下功夫。(中共鎮坪縣委組織部 謝美娟)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