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務村務公開是農村基層民主形式,是全體村民參與的民主活動。這項活動嚴肅而又神圣,絕對不能流于形式。作為村務公開制度的一個展示窗口,黨務村務公開欄的作用顯而易見。許多村民習慣茶余飯后駐足于此,對黨務村務公開情況進行品評。這種簡單而又直觀的形式,滿足了群眾的知情權、話語權、參與權、監督權。然而,在很多農村中,黨務村務公開欄卻形同虛設。
近年來,一些地方群眾上訪事件增加,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很多上訪是由于村里的事務很少向村民公開,或者對群眾真正關心的惠民政策、重大決議及村級財務問題的公示沒有實質內容。從而導致農民群眾對基層組織、村委會的不信任,嚴重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甚至引發一些社會矛盾。
黨務村務公開,作為基層民主管理的一項基本國策,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權利,使黨群干群關系更加融洽、和諧,能夠為村干部和群眾架起一座“連心橋”。村級黨組織要拓寬黨務村務公開面,把村“兩委”人員基本信息、黨費收繳情況、支部建設情況、村兩委的任期目標及完成情況、產業發展規劃、救災救濟款物發放等一律在黨務村務公開欄上予以公開,切實做到“真、嚴、實”。
公開的內容要“真”。村“兩委”將任期目標及完成情況、村黨支部建設方案、財務狀況、支農惠農政策等群眾關心的熱點、重點問題及辦理情況和與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內容進行公開,切實做到群眾普遍關注、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全部進行公開,做到敢公開、真公開、常公開
公開的程序要“嚴”。公開的程序要嚴格按照要求和程序公開。對于公開的內容,要由村“兩委”提出公開的具體方案,村“兩委”審議通過,經村黨支部審核,報鄉鎮黨委同意批準后進行公開。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要事項,要先對群眾進行公開或公示,在征求意見后,再將最后結果按照公開的程序再一次進行公開,使公開的內容得到村民的信服,是公開的程序受到群眾的監督。
公開的檔案要“全”。黨務村務公開工作切實做到材料全面,專人負責,檔案管理。凡是已經向外公開的內容,村“兩委”明確專人進行收集整理,黨務村務公開的各項記錄材料收集齊全、整理規范,并將所有資料進行歸檔處理。( 周繼超)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